下书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90章 倒也不至于这么客气……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第90章 倒也不至于这么客气……

    八月份的天气,白天时间越来越长了,一直到了酉时初刻天还大亮着。

    登科楼的门前,却早已挂上了一个个大红灯笼,用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客人。

    房玄龄特意来早了一些,今天他要宴请的客人,身份实在是不一样。

    冯盎是真正吃过见过的人,讲究排场讲究到连皇帝都敢嘲笑的地步,可不能再让人家贬低。

    不过从某些方面来看,坐拥二十州之地的冯盎,虽然地盘还不如大唐的一成,但他那地方实在是太富饶了。

    别的不说,光粮食产量就比整个大唐加起来还要多。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岭南的冬天也很暖和,一年至少可以种两季稻子,农田里随便刨个坑,撒点种子,产量就比中原高的多。

    再加上人家世代积累,贵族的排面比李氏皇族还要强悍上几分。

    “柳公子,今晚的贵客可万万怠慢不得,房某提前过来就是想要再交代一番!”

    一进门,房玄龄就看见柳叶站在大厅里指挥着小太监们忙活。

    许敬宗则是在二楼,监督着另一群小太监打扫。

    “房相放心,为了不打扰到贵客用餐,今晚柳某特意减少了大厅将近一半的客人!”

    “倒也不至于这么客气……”

    房玄龄讪讪的笑了几声,心里头有些打鼓。

    只有跟柳叶打过几次交道才能知道,这人虽然谈不上视财如命,但是对钱的追求远比旁人强烈。

    登科楼一晚上的收入,比他房玄龄半年的俸禄还多。

    这些损失,不会让他出吧……

    房玄龄摸了摸袖子里的内兜,里边不光放着他从家里拿来的银子,还包括陛下赏赐的钱财。

    宴请冯盎毕竟是国事,陛下给的着实不少,就算在登科楼摆足了排场肯定也能剩下一些。

    “该有的面子,柳某自然会给房相备足,一定要招待好这位耿国公!”

    柳叶哈哈一笑,十分期待冯盎的前来。

    他对冯盎这个人并不感兴趣,对岭南盛产的粮食兴趣也不大,真正让他感兴趣的,是岭南另一种产量极高的东西。

    茶叶!

    原本他是想找韦檀儿帮忙,搜罗一下在关中产出的茶叶原料。

    如今房玄龄主动提出,要在登科楼宴请冯盎,柳叶自然也要搭一把顺风车。

    关中的茶叶产量毕竟太低了,就算是刻意种茶树,产量也远远比不上岭南。

    那地方的气候得天独厚,不刻意种植,茶树也能长得漫山遍野都是。

    为此,柳叶拿出了登科楼压箱子底的美食套路。

    两人一同走上二楼,在许敬宗的监督下,小太监们已经把包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走进一个包间,里边摆放了张巨大无比的桌子。

    桌子中间,是一整张的钢板,上头还有一个大管子,用来吸走烟火气。

    铁板烧能炒能煎,又高端,还赏心悦目,绝对是这年头的大杀器。

    沈师傅带着两个帮厨,全都穿着洁白的厨师服,头上还戴着柳叶特意设计出来的帽子,显得格外精神。

    “房相以为如何?”

    房玄龄哪看得懂这些东西。

    但既然柳叶都说了,这是他精心准备的美食,那就没有什么值得怀疑了,最近他没怎么干别的,净来登科楼见世面了……

    “房某拭目以待,香茶和烈酒这两样招牌,柳公子可千万不要忘记!”

    柳叶点了点头,别说茶和酒了,他连登科楼自制的饮料都每样备了一桶。

    晚上一定要把这位耿国公伺候好了,茶叶原料的事情容不得出差错,万一皇帝真的下定决心,等入了冬让茶叶来替代老百姓蔬菜食用不足的问题,那茶叶的需求量会瞬间暴增!

    “房相请看,今日柳某准备的是自助铁板烧,本来是打算过几个月再拿出来的,既然房相要高规格的招待耿国公,柳某就提前拿出来了。”

    柳叶不断的给房玄龄介绍铁板烧的各种门道。

    房玄龄听得津津有味,站在沈师傅身后的三奎,则是听得眼珠子直放光!

    秘密呀,这可是一个大秘密!

    一定要把这种美食制作方式告诉自家少爷,说不定这是除了烈酒和香茶之外,登科楼最能赚钱的秘方。

    听起来就不像是普通人吃的,非得是房玄龄和冯盎这种大人物才敢来消费。

    ……

    身份越高的人,赴宴之时来的也就越晚。

    房玄龄在朝廷之中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统领六部的权力连当朝首辅王珪都望尘莫及。

    但是和冯盎一比起来,就落了下乘。

    天擦黑的时候,冯盎姗姗来迟,除了几个护卫之外,身后还跟着一个青衣男子

    青衣男子和冯盎一样面目黝黑,应该是长时间在岭南生活所致,不过看起来却有几分书卷气。

    他是冯盎的第二个儿子,名叫冯智戴,看起来年龄比柳叶大了那么几岁。

    “耿公,久违了!一别数载,耿公风采依旧!”

    房玄龄亲自到门口迎接,语气十分客气。

    冯盎豪迈的哈哈一笑,随之抱拳道:“确实有好多年没见了,上次见面的时候,房相似乎还没有白发!”

    “哎…朝政繁忙,确实老态早生。”

    真算起来,房玄龄至少比冯盎小了六七岁,可看上去冯盎却要比房玄龄年轻的多。

    不光满头乌发,双目炯炯有神,身体还格外的强壮,站在那里仿佛一尊铁塔,怪不得能立下三箭定岭南的不世奇功。

    双方又寒暄了片刻,房玄龄跟冯盎介绍了柳叶和许敬宗,而后一同朝二楼走去。

    今晚并没有人作陪,房玄龄也是临时起意,想请柳叶一同进去用餐。

    主要还是因为,他没见过铁板烧,不知道该怎么吃,更不想在冯盎面前丢脸……

    至于许敬宗,身份稍微低了一些,并不适合留在屋里。

    “老夫早就听闻登科楼的大名了,实在是没想到,房相竟然会在这里设宴,今晚一定要好好尝尝,这大名鼎鼎的登科楼里究竟有何等美食美酒!”

    身后的冯智戴呵呵一笑,道:“父亲说的是,不过孩儿觉得,登科楼的茶才是一绝,就如陛下送给您的那些,都不是登科楼最好的茶,就足以令人醉心!”

    冯盎回头瞪了儿子一眼。

    “茶有什么喝头?好男儿理应饮酒!”

    说完,他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铁板烧大桌子的主位上,而后冲着沈师傅一招手。

    “庖家,酒来!”

    沈师傅是个胖胖的中年人,笑起来跟弥勒佛似的,他冲着冯盎拱了拱手。

    “回贵人的话,我家大东家特意交代了,贵客登门应拿出我登科楼最好的手艺,小的建议您先尝尝美食,待吃个三成饱再饮酒,如此一来,便不会遮掩了美食的滋味!”

    冯盎眉头一挑,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厨子违背客人的意愿,不过区区一个厨子能有此胆魄,也实属难得。

    他看了柳叶一眼,道:“既然如此,那就快快开始,老夫馋登科楼的酒多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