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52章 是去是留,只听柳公子一句话!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第152章 是去是留,只听柳公子一句话!

    柳叶知道来济要说什么,但有些事情挑明了之后,大家相处起来才会没有顾忌。

    柳叶跟他们相处倒是其次的,关键是这四个人一定要抱团。

    否则的话,未来《大唐周刊》遭到口诛笔伐的时候,他们之间就会出现间隙。

    柳叶之所以挑选他们几个,除了他们本来才能出众,未来至少都是宰相中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能很好的坚守本心。

    哪怕是像李义府这种,被史书称之为‘人猫’的精明人物,也有着一颗十分坚定的心。

    “你们都坐,听来济好好说一说。”

    由于是在自家的书房,用不着像在外边似的讲究排场来体现地位,柳叶亲自给他们几人倒茶。

    几人纷纷落座,都向来济投去疑惑的目光。

    瞧这阵仗,似乎来济即将要说的,不是一般二般的事情啊...

    来济深吸口气,向柳叶拱了拱手。

    “学生出身比较特殊,若是公子愿意为学生身份问题承担风险,学生自然感激涕零,若是不愿,学生也不会犹豫,转身离去便是!”

    等来济说出他的身份之后,除了柳叶之外,李义府、来济、上官仪三人全都猛地站起来,脸上满是愕然之色!

    “你竟然是前隋荣国公之子?!”

    “听闻前隋荣国公的儿子,悉数被宇文化及斩杀,你...你究竟是哪一个?”

    “怪不得你姓来,还是江都人士,这世上姓来的总共就没有多少,我早就该想到的...”

    前隋的荣国公名叫来护儿,乃是一员大将,在诸多隋末将领之中,唯有来护儿和张须陀,称得上是国朝柱石。

    来济苦笑一声,道:“家父有十二个儿子,如今只剩下我与幼弟来恒尚在人家,其他的兄长,都追随家父而去了。”

    李义府等人肃然起敬。

    隋末乱战,天下群雄并起,今日是杨家的部将,明日很有可能就变成了李家的,王家的。

    这二三十年的乱世,对君主从一而终的将领,还真就不多。

    要真算起来,能排得上号的也就来护儿、单雄信、王伯当那么寥寥数人而已。

    民间对来护儿追随隋炀帝而亡的事迹极其推崇,在江都甚至有人为来护儿立庙。

    “想不到来兄竟然有这样的家世,实在是...实在是可惜了。”

    上官仪和马周摇头叹息。

    “民间固然对前隋荣公国极其推崇,但朝廷毕竟是朝廷,不可能再用前隋重臣的子嗣...”

    他们都很清楚,虽然朝廷之中本来就有一大批前隋遗留下来的官员,但问题是,他们都在立国之前向大唐投诚了。

    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前隋的皇族。

    而来护儿,自始至终都是杨广的人。

    万一他的后代存了继续效忠的念头,这都是天大的隐患!

    柳叶创办的《大唐周刊》,和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是朝中有人因此来找柳叶的麻烦,很难说柳叶肯不肯护着来济...

    来济的脸色变得有些暗淡。

    他之所以肯千里迢迢的来到长安,无非是想求一线希望罢了。

    否则的话,他很难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是去是留,只听柳公子一句话!”

    说完,来济长长的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柳叶并未立刻回答来济的话,而是看向李义府。

    “不知义府兄,有何见解?”

    自从来济表明身份之后,李义府就显得很纠结。

    “这...这...”

    李义府迟疑了好一阵,脑门子上的汗都出来了。

    “李义府...愿与来兄同进退!”

    说完,他竟然也露出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其他人都惊讶的看着李义府,就连来济也是。

    柳叶的脸上,却露出几分满意之色。

    历史上的来济,也曾出现过同样的困境,但有两个人给了他极大的支持,才顺利进入官场。

    一个是秦琼秦叔宝,在隋末之际当过来护儿的属下,更受过来护儿无数的恩惠。

    另一个,就是李义府。

    原因很简单,来护儿在担任瀛洲刺史之时爱民如子,在灾情之际,违背朝廷命令开仓放粮,救活了无数当地百姓。

    而李义府,本就是瀛洲人士,若是没有来护儿,他们一整个家族都不见得能活下来...

    甚至于,来护儿还举荐了李义府的祖父为官,他们一家才迁居到蜀中。

    若是不帮来济一把,李义府良心难安。

    从现在的情况看,李义府还是个挺有良心的人...事实上,他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不好,但对自己人一直很够意思。

    “这些事情,张阿难早就跟柳某讲过了,来济尽管可以放心,若是有人胆敢用你的身份做文章,柳某自然会替你出头。”

    柳叶看向来济,笑了笑说道:“安安心心的把事情做好,其他的问题,用不着你们去操心。”

    为了这四位大才,费尽周折也不为过。

    何况,来济的身份本就不算是个大问题。

    即便柳叶解决不了,他也能去找秦琼帮忙,还能顺带着认识个朝中老帅,里外都不亏,还算得上大赚。

    而且,帮助来济也是一种态度问题。

    能让其他几人都看到柳叶的诚意,以及对手底下人的爱护,从而更加忠心。

    来济一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自他父亲去世之后,他吃过太多身份带给他的苦头。

    “公子放心,来济自当兢兢业业,不会让公子失望!”

    马周和上官仪对视一眼,再看柳叶眼神,明显变得有些不同了。

    这年头,都是自扫门前雪,肯为手底下人遮风挡雨的东家,实在是太难找了...

    柳叶哈哈一笑,道:“其他的话以后再说,你们既然来了,办好差才是最重要的,况且时间紧迫,你们还需要尽快将《大唐周刊》的框架建立起来才是!”

    他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上面是这几天他对于《大唐周刊》的一些设想。

    四人凑到一起,上下看了看,随即面面相觑。

    年龄最大的马周摸了摸下巴,道:“在下之前听公子说过,《大唐周刊》要设立不同的专栏,所谓民教专栏,就是刊登一些浅显的学问,让百姓学到知识,商情专栏刊登做生意的各种消息,种植技术专栏可以教导农户们耕种,可这民间投稿专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