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第78章 烫手山芋
风雪越来越大,雪花密集得像是从天而降的白色沙粒,砸在摩托车的金属外壳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狂风裹挟着雪花,像是一堵移动的白色墙壁,不断冲击着摩托车。
摩托车的前灯在风雪中变得昏暗,只能勉强照亮前方模糊的道路轮廓。
朱大常眯着眼睛,努力辨认着前方的路况,他的双腿紧紧夹着摩托车车身,试图在风雪中保持摩托车的稳定。
每一次轮胎打滑,都让他不得不加大油门,试图重新找回抓地力。
他的手套已经被冻得僵硬,手指几乎失去了知觉,但他依然紧紧抓着车把,不敢有丝毫松懈。
张涵坐在挎斗里,身体被寒风吹得生疼,他不得不把头埋进大衣领子里,躲避风雪的侵袭。
张涵抬起头,对着前面的朱大常大声喊道:“大常,这风雪太厉害了,能看清路吗?”
“完全看不清啊!”朱大常回应道,声音被风雪淹没,但张涵还是勉强听到了。
“照这样的能见度,岔路口怎么找得到?”汤向荣把脑袋埋在朱大常的背后,大声说道。
摩托车引擎和风雪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的背景音,几乎掩盖了所有其他的声音。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提高嗓门,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根本无法让对方听清。
“沿着应急车道跑,有岔路口,咱们直接就下,别管太多了!”张涵把手从大衣口袋中掏出,指着旁边的应急车道。
“知道了,张哥。”朱大常回应道,同时加大油门,摩托车开始沿着应急车道缓慢前行。
向后行驶的这一段应急车道上,虽然没有车辆,但积雪已经很厚,轮胎在雪地上打滑,摩托车不时地左右摇晃。
“开稳点,开稳点,别一会给我整翻车了。”张涵大声提醒道,他的声音被风雪吹得有些颤抖。
“知道。”朱大常回应了一声,他紧握车把,身体前倾,试图用身体的重量来增加轮胎的抓地力。
“前面的岔路口也不知道能不能下呀!”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刘雅琴,这时也小声询问道。
可却无一人回应。
摩托车继续在风雪中艰难前行,雪花不断落在他们的身上,很快就在他们的大衣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
朱大常的眼睛被风雪吹得生疼,但他还是努力瞪大眼睛,试图在模糊的视野中找到岔路口的标志。
“大常,我感觉我们已经开了很久了,怎么还没到岔路口?”张涵大声喊道,声音里透着明显的焦虑。
摩托车已经开了整整20多分钟,按理说,通往向明镇的岔路口早就该到了。
“我也在找,但这风雪太大,根本看不清。”朱大常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一边说话,一边下意识地又揉了揉眼睛,但视线依然模糊。
“要不咱们先停下来,等风雪小点再走?”刘雅琴的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微弱,她颤抖着身子,牙齿打着颤,显然已经被冻得不行了。
“你脑子里面装的是屎?”张涵猛地扭过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长时间的奔波和疲惫让他本就烦躁不堪。
他瞪着刘雅琴,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气:“谁知道这鬼天气什么时候好转?”
“如果风雪不停,我们就不走?”
刘雅琴被张涵的吼声吓得一缩,她紧紧抱住自己,身体蜷缩成一团,声音里带着哭腔:“可……可我真的受不了了,太冷了……”
张涵听完,叹了口气,低头不再说话,他知道刘雅琴的抱怨并非无理取闹。
据科学研究表明,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怕冷,这是因为女性基础代谢率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体表面积与体重比大,且脂肪分布不利于保温。
“冷就对了!”汤向荣也忍不住插嘴,语气里满是不耐烦,“你以为我们不冷?这摩托车本来就挤,你还一直在这儿叽叽歪歪,烦不烦啊!”
朱大常坐在前面,虽然没有说话,但他明显也对刘雅琴的抱怨感到不满。
他紧握车把,努力在风雪中保持平衡,根本没功夫去理会身后的争吵。
刘雅琴被说得哑口无言,她知道自己不该抱怨,可身体的寒冷让她忍不住想找个出口发泄。
她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最终还是没有掉下来。
突然,朱大常用脚踢了踢旁边的挎斗,语气兴奋的说道:“哎,张哥,前面好像有个岔路口,我们直接下?”
张涵赶紧坐直身子,用手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了这个岔路口。
随着距离的接近,旁边的道路标志上由于风雪的覆盖,只看得出一个字“均”。
他心里一沉,虽然不知道这个岔路口通往哪里,但如果继续往前开,说不定就得花费更多的时间。
想到这,张涵左右看了看,咬牙说道:“直接下高速,别管那么多了。”
“没问题,在高速路上可冻死我了。”朱大常嘴上抱怨着,双手快速调转车头,加大马力驶进岔路口。
十几分钟后,摩托车驶入均兰镇收费站。
在接近收费站70多米处时,驾驶位的朱大常突然注意到前方隐约有光亮。
但在风雪中,这束亮光显得有些不起眼。
他眯起眼睛,仔细辨认,原来是收费站旁边一辆运兵装甲车的前灯亮着。
借着那微弱的光亮,他看到收费亭周围站着一些人影。
朱大常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放慢了车速,低声对张涵说道:“张哥,前面应该有军队。”
张涵摆了摆手,他也发现了检查站的情况,但距离有些太远,尚不清楚前方到底是有哪些人驻守的。
“不会是警察吧?”汤向荣从朱大常背后探出脑袋,看向前方问道。
“应该不会是警察,警察不会配装甲车!”刘雅琴小声说道。
“管他呢,反正咱们要下高速,就必须从这走。”张涵扭头看向朱大常,“继续往前开。”
朱大常活动了一下已经被冻得快没有知觉的手掌,拧紧油门,向前驶去。
随着距离的接近,看到收费站的景象,张涵心里微微一松。
二十几名士兵站在收费亭周围,显得有些疲惫。
他们穿着09式军服,这种军服的款式和颜色显得有些陈旧,与现役部队的装备相比,明显落后了一截。
军服的领口松垮垮的,防弹衣也显得有些磨损,头盔歪戴在头上,看起来松松垮垮的。
收费亭旁边架着一挺89式重机枪,但机枪的三脚架上盖着一块破旧的帆布,看起来并没有随时开火的准备。
一辆运兵装甲车停在不远处,车门半掩,里面传出士兵们喝茶聊天的声音。
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笑声,显得十分随意。
一名士兵靠在装甲车的车身上,手里端着一个大茶缸,正和旁边的同伴聊天。
他抱怨道:“临海市那边也没失守呀,派我们来这受罪,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
旁边的士兵接过话茬:“可不是嘛,这地方连个热水都难找。”
“热水?去滩沙江喝吧!”
“那里有的是。”端着茶缸的士兵喝了口热茶,笑着说道。
两人说着,不时发出几声抱怨的笑声。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一名抽着烟的士兵突然抬起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揉了揉眼睛,只见远处的一辆摩托车正在缓缓驶来,车灯在风雪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看到这,这名士兵立刻拍了拍装甲车,大声提醒道:“喂,有车来了!”
周围的士兵听到动静,纷纷停下聊天,下意识地伸手去拿身边的八一杠自动步枪,但动作并不迅速,只是简单地将枪口朝向摩托车的方向,保持着一种松散的警惕姿态。
毕竟,就一辆摩托车,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摩托车上的几人看到收费站的士兵将枪口对准自己后,心里瞬间紧张起来。
张涵赶紧大声喊道:“我日,大常,快停下!”
朱大常听到命令,迅速松开油门,摩托车缓缓减速,最终在距离收费亭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等摩托车停稳,一名中士从收费亭里走出来,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扯着有些沙哑的嗓子喊道:“喂,前面的,干什么的?”
与此同时,收费亭旁边的一束探照灯突然亮起,强光照耀着张涵几人。
摩托车被照得一片雪亮,张涵下意识地眯起眼睛,用手遮挡着刺眼的光线。
他大声喊道:“长官,我们是过路的,想要从这个路口下高速。”声音在强光中显得有些微弱,但还是努力传了过去。
操纵探照灯的士兵听到张涵几人的解释,松了口气,微微调整了一下光束的角度,确保摩托车始终处于强光的照射范围内。
看摩托车,他还以为又是溃兵呢,几个小时前,前方向明镇的检查站才与从临海市逃出来的部队发生激烈交火。
这也使得这些士兵不得不提高一些警惕。
听到张涵的解释后,中士沉默了片刻,随后转身对身边的一名士兵低声说了几句。
那名士兵点了点头,迅速从收费亭里取出手电筒,然后跟着中士一起,缓缓向摩托车的方向走去。
中士走在前面,步伐沉稳,他穿着厚重的军靴,每一步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是军靴踩在积雪上的声音。
他身上的09式军服显得有些陈旧,但依然整洁,防弹衣穿戴得整整齐齐,头盔微微向前倾斜,遮住了大半张脸。
跟在他身后的士兵一只手提着八一杠自动步枪,另一只手举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平衡,步枪的枪托轻轻磕在大腿上,发出轻微的“咯噔”声。
手电筒的光束在风雪中晃动,不时扫过张涵几人的身体,光线在他们的脸上和摩托车上来回移动。
两人走到摩托车前,中士停了下来,用手电筒照了照张涵的脸,光线刺得张涵微微眯起眼睛。
中士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下高速?”
张涵揉了揉自己的膝盖,解释道:“对,前面通往西林县的道路完全堵死了。”
“根本没办法通行,所以我们只能从最近的路口想办法下去了。”
中士点点头,将手电筒的光线移到张涵的衣服上,继续询问:“那你身上的军服和身上的血迹怎么回事?”说话时,他的目光扫过其余三人,眼神中带着十足的警惕。
张涵闻言,赶紧亮出自己袖子上的袖标,“我们是临海市的平民自卫军,刚收到命令撤退。”
“平民自卫军?”中士身后的士兵疑惑的问道。
“而且还是临海市的?”中士也继续补充道。
中士皱了皱眉,显然对这个解释有些怀疑。
据他了解,现在的临海市根本没有部队接到撤退的命令,相反,周边很多市县的预备役部队反而被调集前往临海市。
而且“平民自卫军”这个番号也显得有些奇怪,部队的番号命名通常都是极其复杂的,通常以数字为主,很少会有这种直白的称呼。
张涵看着两名士兵警惕和疑惑的眼神,苦笑一声,大脑飞速运行。
直接说自己是从临海市逃出来的?
不行,临海市现在根本就是一个不可提及的名称。
如果这些士兵发现自己等人是从临海市逃出来的,那张涵几人绝对没好果子吃。
说自己是逃兵?
那更不行,这要是说出来,恐怕几人绝对要吃枪子呀。
所以没办法,只能编造事实了。
张涵缓缓说道:“长官,你不了解,我们这些人都是临海市城外的平民。”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灾难刚爆发时,我们被部队动员前去修筑隔离墙,在那时候我们就被部队进行了整编,然后下发了军服。”
“还有这个袖标。”张涵指着胳膊上的袖标说道。
“如果你说的是实话,隔离墙前两天就修筑完成了,那你们为什么现在才走?”中士继续提问道。
“对,而且这辆摩托车一看就是军用摩托车,你们从哪整的?”另一名士兵也将手电筒放入包中,端着步枪上前,用枪口指着张涵说道。
士兵的提问让张涵心里直骂娘,但他脸上却保持着镇定,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紧张。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解释道:“长官,我们也是没办法,修完隔离墙后,又被部队征集去搬运弹药物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后来隔离墙被炸出了一个缺口,整个局势一下子就乱套了,我们几个被困在里面,根本找不到出路。”
最后,好不容易从空降兵部队那里求了这辆摩托车,一路跋山涉水,才撤到这里。”
“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逃出来了。”张涵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但语气却很诚恳。
张涵说完后,摩托车上的几人全都紧张地看着中士,等待他的反应。
听完张涵的解释,中士没有第一时间答话。
他紧紧盯着张涵,眼神中带着审视,似乎在试图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寻找破绽。
同时,中士心中暗暗思索:临海市的隔离墙被炸毁了,这可是军事机密,普通平民绝对不可能知道。
要不是昨天他们跟临海市逃出来的溃兵进行作战时,抓住了几个俘虏进行审问,那他们可能都不会知道这件事。
想到这,中士又举起了手电,光线在张涵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过他身后的朱大常、刘雅琴和汤向荣。
几人的情况,看起来确实像是经历了艰难的逃亡。
中士微微皱眉,心里权衡着各种可能性。
这辆摩托车确实有空降部队的特征,而且按照当时临海市的混乱情况,平民被临时征集去修建隔离墙、搬运弹药也极为有可能。
“那你们有身份证吗?”中士盯着张涵的袖标,询问道。
而回应他的却是齐刷刷的“没有。”
汤向荣两人是学生,从学校逃出来的,身上怎么可能会随身携带有身份证?
而张涵的身份证则是放在自己原来的那个小型运动包,现在也早就弄丢了。
至于刘雅琴,一直打着个空手的她怎么可能会有身份证?
中士思考了片刻,双手不自觉的揣进军大衣的口袋中,最终开口说道:“你们说的情况很复杂,我需要核实一下。”
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说道:“去把值班的军官叫过来。”
“是。”士兵立刻转身跑向停靠在后方的装甲车。
接着,中士又看向张涵几人,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别乱动。”
“行,没问题。”张涵搓了搓冻的麻木的双手说道。
片刻后,一名少尉军官从装甲车中缓缓走来。
两名手持自动步枪的士兵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少尉军官身上披着一件厚重的毛呢大衣,腰间挂着一把手枪,身上的穿着并不是迷彩服,而是军常服,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见到军官走来,那名中士立刻迎了上去,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随后又领着军官走向张涵等人。
少尉军官的脸上带着严肃,他的眼神锐利,扫过张涵几人,似乎在评估他们的可信度。
中士站在少尉身边,低声说道:“长官,这几个人声称是从临海市逃出来的平民,还说这辆摩托车是从空降兵部队那里弄来的。”
少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打量着张涵几人。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张涵身上,似乎在等待他进一步的解释。
“那你们现在准备去哪?”少尉军官走上前询问道。
“军爷,我们准备从滩沙江那边逃往中山市。”早就被这压抑的气氛,整的有些崩溃的朱大常,赶紧回话道。
少尉军官理了理头上的大檐帽,眼神突然定格在汤向荣身上,用手指着张涵,提问道:“刚才他说的是实话吗?”
随着少尉军官的提问,两名持着自动步枪的士兵迅速上前。
第一个士兵快步走到张涵面前,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握住步枪,迅速拉动枪栓,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枪口稳稳地对准了张涵的胸口。
第二个士兵则走到汤向荣面前,同样迅速拉动枪栓,发出同样的“咔嗒”声,随后将枪口对准了汤向荣的脑袋。
两名士兵的动作迅速而有力,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威慑态势。
这赤裸裸的动作,显然是想试探出几人说的是否是实话。
汤向荣被枪口指着,身体微微一僵,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心知:如果说实话,那可真是老鼠舔猫嘴。
嫌命长了。
于是,他结结巴巴的说道:“长…长官,他…他说的都是实话!”
张涵也赶紧补充道:“长官,我们真不是逃兵,我们只是想逃往中山市求条活路。”他一边说,一边举起双手,试图显得更配合一些。
朱大常则是默默的将手揣进了大衣口袋中,那里放着消防手斧,反正要拼命,那就拼。
哥几个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后座的刘雅琴看着这一幕,直接被吓傻了。
黑洞洞的枪口指着几人,谁不怕?
少尉军官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在几人身上来回扫视,似乎在寻找任何可能的破绽。
最终,他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对中士说道:“先让他们在这里等一下,我要进一步核实他们的身份。”
中士立刻回应道:“明白,长官。”
接着,少尉军官快步走回装甲车,打开无线电说道:“你好,这里是均兰镇检查站,我需要核实一下临海市那边的情况。”
“特别是关于平民自卫军和隔离墙被炸毁的事情,尽快给我回话。”说完,他扭动按钮,等待对方的回复。
与此同时,中士回到张涵几人面前,语气平淡:“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别乱动。”
张涵几人默不作声。
在几名士兵的监视下,紧张地看向装甲车。
风雪依然很大,摩托车的灯光在风雪中显得有些昏暗。
几分钟后,少尉军官从装甲车里走了出来,缓缓走向张涵几人。
还不待军官靠近,张涵就大声的询问道:“长官,怎么样?可以放我们走了吗?”
少尉军官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上面说,临海市那边确实有平民被临时征集的情况,但却并没有说明隔离墙被炸毁的情况。”
不过,平民军的话,他们那边说的比较含糊其辞,给了我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说什么,有过这个番号,但已经被撤销了。”
听到军官的答复,张涵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辩解。
“我日,那咱们现在还是人不?”朱大常舔了舔被冻得开裂的嘴唇,喃喃自语道。
“那长官,我们到底能不能从这个高速路口下去?”刘雅琴低着头,颤抖的询问道。
军官默不作声,眼神微眯,嘴里发出几声“啧啧”的声音,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关于为何上层会宣称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番号,然而如今却已被撤销,这位军官心里其实跟明镜儿似的。
以他对上峰行事风格的了解,这种情况无非就是因为该部队的编制被打散了,而背后所牵涉到的某些事实则需要被刻意隐瞒起来罢了。
毕竟,在上层的眼中,有些真相还是不要公之于众比较好。
可是问题在于,这个编制并非虚构出来的,它的确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并且还有相当多的人都知晓此事。
如此一来,想要完全掩盖掉这段历史显然不太可能,因此上层才不得不给出一个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答复来应付众人。
然而现在真正让这名军官感到头疼的,却是如何处理面前这几个人。
旁边的中士见状,尬笑几声,走上前小声对军官说道:“隔离墙被炸毁,这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高层不说明这个情况,这就不用明说了。”
少尉军官揉了揉太阳穴,无奈的说道:“放他们走吧,反正我们的任务也只是不允许任何人上高速,下高速的话就让他们走吧。”
接着,他又瞟了一眼摩托车上的几人,“这个烫手山芋,丢给其他人头疼去吧!”
“是,”中士立正敬礼,立刻朝张涵几人挥了挥手,大声说道:“你们可以走了。”
张涵几人听到这话,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张涵赶紧说道:“谢谢长官,我们这就走。”
朱大常也立刻发动摩托车,摩托车的引擎在风雪中轰鸣起来。
中士看着摩托车缓缓驶出收费站,他大声对身边的士兵说道:“给他们让开路,赶紧让他们走。”
一名士兵快步走向停在路边的运兵装甲车,打开车门,迅速爬进驾驶室。
随着一阵轻微的引擎启动声,装甲车缓缓向前挪动,腾出了原本被挡住的道路。
与此同时,另外两名士兵迅速走到路障前,弯下腰,合力抬起沉重的路障,小心翼翼地将其移开。
路障被挪到路边,露出了一条足够摩托车通过的通道。
一名士兵用手电筒照着前方的道路,为摩托车指引方向,同时大声喊道:“往前开,沿着这条路直走!”
“好,”张涵点头示意。
摩托车继续在风雪中前行,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目送摩托车远去后,中士转身回到收费亭,将手电丢到旁边的桌子上,对坐在椅子上的少尉军官说道:“他们已经离开了。”
少尉打了个哈欠,说道:“提高警惕,确保没有其他异常情况,临海市那边要是崩溃了,溃兵可不少。”他揉了揉眼睛,显得有些困倦。
中士立正回应:“明白,长官。”
狂风裹挟着雪花,像是一堵移动的白色墙壁,不断冲击着摩托车。
摩托车的前灯在风雪中变得昏暗,只能勉强照亮前方模糊的道路轮廓。
朱大常眯着眼睛,努力辨认着前方的路况,他的双腿紧紧夹着摩托车车身,试图在风雪中保持摩托车的稳定。
每一次轮胎打滑,都让他不得不加大油门,试图重新找回抓地力。
他的手套已经被冻得僵硬,手指几乎失去了知觉,但他依然紧紧抓着车把,不敢有丝毫松懈。
张涵坐在挎斗里,身体被寒风吹得生疼,他不得不把头埋进大衣领子里,躲避风雪的侵袭。
张涵抬起头,对着前面的朱大常大声喊道:“大常,这风雪太厉害了,能看清路吗?”
“完全看不清啊!”朱大常回应道,声音被风雪淹没,但张涵还是勉强听到了。
“照这样的能见度,岔路口怎么找得到?”汤向荣把脑袋埋在朱大常的背后,大声说道。
摩托车引擎和风雪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的背景音,几乎掩盖了所有其他的声音。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提高嗓门,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根本无法让对方听清。
“沿着应急车道跑,有岔路口,咱们直接就下,别管太多了!”张涵把手从大衣口袋中掏出,指着旁边的应急车道。
“知道了,张哥。”朱大常回应道,同时加大油门,摩托车开始沿着应急车道缓慢前行。
向后行驶的这一段应急车道上,虽然没有车辆,但积雪已经很厚,轮胎在雪地上打滑,摩托车不时地左右摇晃。
“开稳点,开稳点,别一会给我整翻车了。”张涵大声提醒道,他的声音被风雪吹得有些颤抖。
“知道。”朱大常回应了一声,他紧握车把,身体前倾,试图用身体的重量来增加轮胎的抓地力。
“前面的岔路口也不知道能不能下呀!”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刘雅琴,这时也小声询问道。
可却无一人回应。
摩托车继续在风雪中艰难前行,雪花不断落在他们的身上,很快就在他们的大衣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
朱大常的眼睛被风雪吹得生疼,但他还是努力瞪大眼睛,试图在模糊的视野中找到岔路口的标志。
“大常,我感觉我们已经开了很久了,怎么还没到岔路口?”张涵大声喊道,声音里透着明显的焦虑。
摩托车已经开了整整20多分钟,按理说,通往向明镇的岔路口早就该到了。
“我也在找,但这风雪太大,根本看不清。”朱大常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一边说话,一边下意识地又揉了揉眼睛,但视线依然模糊。
“要不咱们先停下来,等风雪小点再走?”刘雅琴的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微弱,她颤抖着身子,牙齿打着颤,显然已经被冻得不行了。
“你脑子里面装的是屎?”张涵猛地扭过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长时间的奔波和疲惫让他本就烦躁不堪。
他瞪着刘雅琴,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气:“谁知道这鬼天气什么时候好转?”
“如果风雪不停,我们就不走?”
刘雅琴被张涵的吼声吓得一缩,她紧紧抱住自己,身体蜷缩成一团,声音里带着哭腔:“可……可我真的受不了了,太冷了……”
张涵听完,叹了口气,低头不再说话,他知道刘雅琴的抱怨并非无理取闹。
据科学研究表明,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怕冷,这是因为女性基础代谢率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体表面积与体重比大,且脂肪分布不利于保温。
“冷就对了!”汤向荣也忍不住插嘴,语气里满是不耐烦,“你以为我们不冷?这摩托车本来就挤,你还一直在这儿叽叽歪歪,烦不烦啊!”
朱大常坐在前面,虽然没有说话,但他明显也对刘雅琴的抱怨感到不满。
他紧握车把,努力在风雪中保持平衡,根本没功夫去理会身后的争吵。
刘雅琴被说得哑口无言,她知道自己不该抱怨,可身体的寒冷让她忍不住想找个出口发泄。
她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最终还是没有掉下来。
突然,朱大常用脚踢了踢旁边的挎斗,语气兴奋的说道:“哎,张哥,前面好像有个岔路口,我们直接下?”
张涵赶紧坐直身子,用手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了这个岔路口。
随着距离的接近,旁边的道路标志上由于风雪的覆盖,只看得出一个字“均”。
他心里一沉,虽然不知道这个岔路口通往哪里,但如果继续往前开,说不定就得花费更多的时间。
想到这,张涵左右看了看,咬牙说道:“直接下高速,别管那么多了。”
“没问题,在高速路上可冻死我了。”朱大常嘴上抱怨着,双手快速调转车头,加大马力驶进岔路口。
十几分钟后,摩托车驶入均兰镇收费站。
在接近收费站70多米处时,驾驶位的朱大常突然注意到前方隐约有光亮。
但在风雪中,这束亮光显得有些不起眼。
他眯起眼睛,仔细辨认,原来是收费站旁边一辆运兵装甲车的前灯亮着。
借着那微弱的光亮,他看到收费亭周围站着一些人影。
朱大常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放慢了车速,低声对张涵说道:“张哥,前面应该有军队。”
张涵摆了摆手,他也发现了检查站的情况,但距离有些太远,尚不清楚前方到底是有哪些人驻守的。
“不会是警察吧?”汤向荣从朱大常背后探出脑袋,看向前方问道。
“应该不会是警察,警察不会配装甲车!”刘雅琴小声说道。
“管他呢,反正咱们要下高速,就必须从这走。”张涵扭头看向朱大常,“继续往前开。”
朱大常活动了一下已经被冻得快没有知觉的手掌,拧紧油门,向前驶去。
随着距离的接近,看到收费站的景象,张涵心里微微一松。
二十几名士兵站在收费亭周围,显得有些疲惫。
他们穿着09式军服,这种军服的款式和颜色显得有些陈旧,与现役部队的装备相比,明显落后了一截。
军服的领口松垮垮的,防弹衣也显得有些磨损,头盔歪戴在头上,看起来松松垮垮的。
收费亭旁边架着一挺89式重机枪,但机枪的三脚架上盖着一块破旧的帆布,看起来并没有随时开火的准备。
一辆运兵装甲车停在不远处,车门半掩,里面传出士兵们喝茶聊天的声音。
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笑声,显得十分随意。
一名士兵靠在装甲车的车身上,手里端着一个大茶缸,正和旁边的同伴聊天。
他抱怨道:“临海市那边也没失守呀,派我们来这受罪,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
旁边的士兵接过话茬:“可不是嘛,这地方连个热水都难找。”
“热水?去滩沙江喝吧!”
“那里有的是。”端着茶缸的士兵喝了口热茶,笑着说道。
两人说着,不时发出几声抱怨的笑声。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一名抽着烟的士兵突然抬起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揉了揉眼睛,只见远处的一辆摩托车正在缓缓驶来,车灯在风雪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看到这,这名士兵立刻拍了拍装甲车,大声提醒道:“喂,有车来了!”
周围的士兵听到动静,纷纷停下聊天,下意识地伸手去拿身边的八一杠自动步枪,但动作并不迅速,只是简单地将枪口朝向摩托车的方向,保持着一种松散的警惕姿态。
毕竟,就一辆摩托车,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摩托车上的几人看到收费站的士兵将枪口对准自己后,心里瞬间紧张起来。
张涵赶紧大声喊道:“我日,大常,快停下!”
朱大常听到命令,迅速松开油门,摩托车缓缓减速,最终在距离收费亭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等摩托车停稳,一名中士从收费亭里走出来,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扯着有些沙哑的嗓子喊道:“喂,前面的,干什么的?”
与此同时,收费亭旁边的一束探照灯突然亮起,强光照耀着张涵几人。
摩托车被照得一片雪亮,张涵下意识地眯起眼睛,用手遮挡着刺眼的光线。
他大声喊道:“长官,我们是过路的,想要从这个路口下高速。”声音在强光中显得有些微弱,但还是努力传了过去。
操纵探照灯的士兵听到张涵几人的解释,松了口气,微微调整了一下光束的角度,确保摩托车始终处于强光的照射范围内。
看摩托车,他还以为又是溃兵呢,几个小时前,前方向明镇的检查站才与从临海市逃出来的部队发生激烈交火。
这也使得这些士兵不得不提高一些警惕。
听到张涵的解释后,中士沉默了片刻,随后转身对身边的一名士兵低声说了几句。
那名士兵点了点头,迅速从收费亭里取出手电筒,然后跟着中士一起,缓缓向摩托车的方向走去。
中士走在前面,步伐沉稳,他穿着厚重的军靴,每一步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是军靴踩在积雪上的声音。
他身上的09式军服显得有些陈旧,但依然整洁,防弹衣穿戴得整整齐齐,头盔微微向前倾斜,遮住了大半张脸。
跟在他身后的士兵一只手提着八一杠自动步枪,另一只手举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平衡,步枪的枪托轻轻磕在大腿上,发出轻微的“咯噔”声。
手电筒的光束在风雪中晃动,不时扫过张涵几人的身体,光线在他们的脸上和摩托车上来回移动。
两人走到摩托车前,中士停了下来,用手电筒照了照张涵的脸,光线刺得张涵微微眯起眼睛。
中士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下高速?”
张涵揉了揉自己的膝盖,解释道:“对,前面通往西林县的道路完全堵死了。”
“根本没办法通行,所以我们只能从最近的路口想办法下去了。”
中士点点头,将手电筒的光线移到张涵的衣服上,继续询问:“那你身上的军服和身上的血迹怎么回事?”说话时,他的目光扫过其余三人,眼神中带着十足的警惕。
张涵闻言,赶紧亮出自己袖子上的袖标,“我们是临海市的平民自卫军,刚收到命令撤退。”
“平民自卫军?”中士身后的士兵疑惑的问道。
“而且还是临海市的?”中士也继续补充道。
中士皱了皱眉,显然对这个解释有些怀疑。
据他了解,现在的临海市根本没有部队接到撤退的命令,相反,周边很多市县的预备役部队反而被调集前往临海市。
而且“平民自卫军”这个番号也显得有些奇怪,部队的番号命名通常都是极其复杂的,通常以数字为主,很少会有这种直白的称呼。
张涵看着两名士兵警惕和疑惑的眼神,苦笑一声,大脑飞速运行。
直接说自己是从临海市逃出来的?
不行,临海市现在根本就是一个不可提及的名称。
如果这些士兵发现自己等人是从临海市逃出来的,那张涵几人绝对没好果子吃。
说自己是逃兵?
那更不行,这要是说出来,恐怕几人绝对要吃枪子呀。
所以没办法,只能编造事实了。
张涵缓缓说道:“长官,你不了解,我们这些人都是临海市城外的平民。”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灾难刚爆发时,我们被部队动员前去修筑隔离墙,在那时候我们就被部队进行了整编,然后下发了军服。”
“还有这个袖标。”张涵指着胳膊上的袖标说道。
“如果你说的是实话,隔离墙前两天就修筑完成了,那你们为什么现在才走?”中士继续提问道。
“对,而且这辆摩托车一看就是军用摩托车,你们从哪整的?”另一名士兵也将手电筒放入包中,端着步枪上前,用枪口指着张涵说道。
士兵的提问让张涵心里直骂娘,但他脸上却保持着镇定,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紧张。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解释道:“长官,我们也是没办法,修完隔离墙后,又被部队征集去搬运弹药物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后来隔离墙被炸出了一个缺口,整个局势一下子就乱套了,我们几个被困在里面,根本找不到出路。”
最后,好不容易从空降兵部队那里求了这辆摩托车,一路跋山涉水,才撤到这里。”
“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逃出来了。”张涵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但语气却很诚恳。
张涵说完后,摩托车上的几人全都紧张地看着中士,等待他的反应。
听完张涵的解释,中士没有第一时间答话。
他紧紧盯着张涵,眼神中带着审视,似乎在试图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寻找破绽。
同时,中士心中暗暗思索:临海市的隔离墙被炸毁了,这可是军事机密,普通平民绝对不可能知道。
要不是昨天他们跟临海市逃出来的溃兵进行作战时,抓住了几个俘虏进行审问,那他们可能都不会知道这件事。
想到这,中士又举起了手电,光线在张涵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过他身后的朱大常、刘雅琴和汤向荣。
几人的情况,看起来确实像是经历了艰难的逃亡。
中士微微皱眉,心里权衡着各种可能性。
这辆摩托车确实有空降部队的特征,而且按照当时临海市的混乱情况,平民被临时征集去修建隔离墙、搬运弹药也极为有可能。
“那你们有身份证吗?”中士盯着张涵的袖标,询问道。
而回应他的却是齐刷刷的“没有。”
汤向荣两人是学生,从学校逃出来的,身上怎么可能会随身携带有身份证?
而张涵的身份证则是放在自己原来的那个小型运动包,现在也早就弄丢了。
至于刘雅琴,一直打着个空手的她怎么可能会有身份证?
中士思考了片刻,双手不自觉的揣进军大衣的口袋中,最终开口说道:“你们说的情况很复杂,我需要核实一下。”
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说道:“去把值班的军官叫过来。”
“是。”士兵立刻转身跑向停靠在后方的装甲车。
接着,中士又看向张涵几人,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别乱动。”
“行,没问题。”张涵搓了搓冻的麻木的双手说道。
片刻后,一名少尉军官从装甲车中缓缓走来。
两名手持自动步枪的士兵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少尉军官身上披着一件厚重的毛呢大衣,腰间挂着一把手枪,身上的穿着并不是迷彩服,而是军常服,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见到军官走来,那名中士立刻迎了上去,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随后又领着军官走向张涵等人。
少尉军官的脸上带着严肃,他的眼神锐利,扫过张涵几人,似乎在评估他们的可信度。
中士站在少尉身边,低声说道:“长官,这几个人声称是从临海市逃出来的平民,还说这辆摩托车是从空降兵部队那里弄来的。”
少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打量着张涵几人。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张涵身上,似乎在等待他进一步的解释。
“那你们现在准备去哪?”少尉军官走上前询问道。
“军爷,我们准备从滩沙江那边逃往中山市。”早就被这压抑的气氛,整的有些崩溃的朱大常,赶紧回话道。
少尉军官理了理头上的大檐帽,眼神突然定格在汤向荣身上,用手指着张涵,提问道:“刚才他说的是实话吗?”
随着少尉军官的提问,两名持着自动步枪的士兵迅速上前。
第一个士兵快步走到张涵面前,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握住步枪,迅速拉动枪栓,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枪口稳稳地对准了张涵的胸口。
第二个士兵则走到汤向荣面前,同样迅速拉动枪栓,发出同样的“咔嗒”声,随后将枪口对准了汤向荣的脑袋。
两名士兵的动作迅速而有力,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威慑态势。
这赤裸裸的动作,显然是想试探出几人说的是否是实话。
汤向荣被枪口指着,身体微微一僵,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心知:如果说实话,那可真是老鼠舔猫嘴。
嫌命长了。
于是,他结结巴巴的说道:“长…长官,他…他说的都是实话!”
张涵也赶紧补充道:“长官,我们真不是逃兵,我们只是想逃往中山市求条活路。”他一边说,一边举起双手,试图显得更配合一些。
朱大常则是默默的将手揣进了大衣口袋中,那里放着消防手斧,反正要拼命,那就拼。
哥几个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后座的刘雅琴看着这一幕,直接被吓傻了。
黑洞洞的枪口指着几人,谁不怕?
少尉军官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在几人身上来回扫视,似乎在寻找任何可能的破绽。
最终,他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对中士说道:“先让他们在这里等一下,我要进一步核实他们的身份。”
中士立刻回应道:“明白,长官。”
接着,少尉军官快步走回装甲车,打开无线电说道:“你好,这里是均兰镇检查站,我需要核实一下临海市那边的情况。”
“特别是关于平民自卫军和隔离墙被炸毁的事情,尽快给我回话。”说完,他扭动按钮,等待对方的回复。
与此同时,中士回到张涵几人面前,语气平淡:“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别乱动。”
张涵几人默不作声。
在几名士兵的监视下,紧张地看向装甲车。
风雪依然很大,摩托车的灯光在风雪中显得有些昏暗。
几分钟后,少尉军官从装甲车里走了出来,缓缓走向张涵几人。
还不待军官靠近,张涵就大声的询问道:“长官,怎么样?可以放我们走了吗?”
少尉军官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上面说,临海市那边确实有平民被临时征集的情况,但却并没有说明隔离墙被炸毁的情况。”
不过,平民军的话,他们那边说的比较含糊其辞,给了我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说什么,有过这个番号,但已经被撤销了。”
听到军官的答复,张涵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辩解。
“我日,那咱们现在还是人不?”朱大常舔了舔被冻得开裂的嘴唇,喃喃自语道。
“那长官,我们到底能不能从这个高速路口下去?”刘雅琴低着头,颤抖的询问道。
军官默不作声,眼神微眯,嘴里发出几声“啧啧”的声音,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关于为何上层会宣称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番号,然而如今却已被撤销,这位军官心里其实跟明镜儿似的。
以他对上峰行事风格的了解,这种情况无非就是因为该部队的编制被打散了,而背后所牵涉到的某些事实则需要被刻意隐瞒起来罢了。
毕竟,在上层的眼中,有些真相还是不要公之于众比较好。
可是问题在于,这个编制并非虚构出来的,它的确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并且还有相当多的人都知晓此事。
如此一来,想要完全掩盖掉这段历史显然不太可能,因此上层才不得不给出一个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答复来应付众人。
然而现在真正让这名军官感到头疼的,却是如何处理面前这几个人。
旁边的中士见状,尬笑几声,走上前小声对军官说道:“隔离墙被炸毁,这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高层不说明这个情况,这就不用明说了。”
少尉军官揉了揉太阳穴,无奈的说道:“放他们走吧,反正我们的任务也只是不允许任何人上高速,下高速的话就让他们走吧。”
接着,他又瞟了一眼摩托车上的几人,“这个烫手山芋,丢给其他人头疼去吧!”
“是,”中士立正敬礼,立刻朝张涵几人挥了挥手,大声说道:“你们可以走了。”
张涵几人听到这话,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张涵赶紧说道:“谢谢长官,我们这就走。”
朱大常也立刻发动摩托车,摩托车的引擎在风雪中轰鸣起来。
中士看着摩托车缓缓驶出收费站,他大声对身边的士兵说道:“给他们让开路,赶紧让他们走。”
一名士兵快步走向停在路边的运兵装甲车,打开车门,迅速爬进驾驶室。
随着一阵轻微的引擎启动声,装甲车缓缓向前挪动,腾出了原本被挡住的道路。
与此同时,另外两名士兵迅速走到路障前,弯下腰,合力抬起沉重的路障,小心翼翼地将其移开。
路障被挪到路边,露出了一条足够摩托车通过的通道。
一名士兵用手电筒照着前方的道路,为摩托车指引方向,同时大声喊道:“往前开,沿着这条路直走!”
“好,”张涵点头示意。
摩托车继续在风雪中前行,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目送摩托车远去后,中士转身回到收费亭,将手电丢到旁边的桌子上,对坐在椅子上的少尉军官说道:“他们已经离开了。”
少尉打了个哈欠,说道:“提高警惕,确保没有其他异常情况,临海市那边要是崩溃了,溃兵可不少。”他揉了揉眼睛,显得有些困倦。
中士立正回应:“明白,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