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 第201章 狗东西!

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第201章 狗东西!

    第 201 章 狗东西!

    夏庆带着人来了又走,曹寅脸上的笑彻底敛去,

    “给脸不要脸的玩意儿!”

    太子倒也罢了,一个下贱的太监,也敢拒绝他的好意。

    他说话的声音不低,李煦扫视了一圈儿之后,上前扯了扯他的袖子,

    “小心隔墙有耳,回去再说。”

    曹寅阴着脸,看了一眼那两个侍女,冷哼一声,

    “废物!”

    随即转身进了庭院之中。

    李煦朝着那长随低声道,

    “处理一下……以后爷不想再看到她们。”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决定了两个少女的命运。

    …

    龙王庙行宫,屋子里头只零星点缀了几盏烛火,康熙一身中衣坐在上首,地上跪着一人。

    正是隆科多。

    “你的意思是,徽州也有官僚参与其中?”

    “不错。”

    隆科多抬起一张满是胡茬的脸,虽不修边幅,但一双眼睛却亮的惊人。

    康熙双唇抿成一条直线。

    两江地带清流世家林立,百姓富庶生活安稳,是大明遗民最顽固的地方,除了容易滋生腐败,也极易产生反叛。

    所以他本就注重此地的吏治。

    能被他安插到这里的,不是他的心腹,就是在多方印证之下,足够清正廉洁的人。

    曹寅等人已经在此地经营四年之久了,但并未查到半分有关白莲教的消息,反倒是胤礽去了一趟天津,就揪出来了一批。

    还与江南有所联系。

    康熙本以为,以天津白莲教的体量,隆科多在江南查案应该会很简单才是,但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蒋家背后是谁?”

    “奴才暂时还没拿到证据,但似乎。。里头徽商江氏的影子。”

    “也就是说,盐商也掺和进去了?”

    隆科多低了低头,没说话。

    康熙咬牙。

    狗东西!

    这群狗东西!

    吃着皇家饭,造着皇家反,当真是好样的!

    康熙“呼哧呼哧”的喘着气儿,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曹寅等人是干什么吃的,都在他眼皮子底下猖狂到这个地步了,他竟毫无所觉!

    尸位素餐的蠢货!

    康熙脑中飞速思考着对策,隆科多查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查到证据,那说明背后之人非常小心,想要逼他们冒头,还得另辟蹊径才行。

    就在此时,外头传来轻微的响动,康熙蹙眉看向梁九功,

    “去瞧瞧发生什么事了。”

    “嗻。”

    梁九功很快就又回到了康熙身边,凑在他耳旁将曹寅送侍女给太子,却被太子送回去的事三言两语说了个清楚。

    康熙听完之后神色更冷了几分,

    “蠢货!”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巴结皇子?!

    他当真是对曹寅太好了,才叫他得意忘形到了这种地步!

    等等……

    康熙像是想到了什么,身上的怒气陡然间消散一空,就连眸子,都眯成了一条细缝。

    翌日一大早,曹寅来康熙跟前请罪,可言语中字字句句都在内涵,是那两个女子不合太子心意,太子才会将人送回去的。

    康熙没有怪罪曹寅的意思,只敲打了曹寅两句,就将此事轻飘飘的揭过去了。

    等着看曹寅笑话的江南高官们无语凝噎,心下对曹寅的受宠程度,又刷新了一层认知。

    曹寅曹寅!曹寅到底有什么好?

    皇上倒是睁开眼睛瞧瞧他们啊,他们哪比曹寅差?!

    康熙放出消息,要在龙王庙举办文会,接见江南士子。

    至于巡视河工、探查吏治的事,就秘密交给了几个儿子,让他们以宿迁为起点,分好各自负责的地区。

    胤礽愤愤不平,老头子可真会享受。

    他要去的地方,是东南方向的淮安一带。

    康熙当时给几人派任务的时候,点明了要让他们低调行事,所以几个阿哥出宿迁的时候根本没有惊动任何人。

    胤礽觉得康熙简直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五个皇子一起,就算是个猪也能察觉到事情不对。

    就算能抢些时间,对于江南这么大的地界来说,那也是极为有限的。

    还不如光明正大的将他们都派出去。

    左右老头子要举办文会,所有人的视线都会聚集在文会上头,对于他们的关注度反而不高。

    这样遮遮掩掩,才容易惹人遐思。

    不出胤礽所料,康熙要在宿迁举办文会的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就吸引了大批氏族的目光,不止是两江一带,就连徽州、齐鲁之地也顿时沸腾了起来。

    不少寒门子弟也都收到了消息,动身前往宿迁,于他们而言,这次可能是此生唯一一回面见皇帝的机会。

    与世家子弟相比,他们差的不止是出身,还有名师指引、科举资料稀缺、见识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差距,如同一道道深不见底的沟壑,将他们隔绝在官途之外。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哪怕才学出众者,也需要有上位者赏识,入了官场才有展示才学的空间。

    而此次文会,便是他们的舞台。

    他们想要凭借自身实力,与天下士子交锋一回,一旦入了贵人的眼,此后当青云直上。

    这些都与胤礽没什么关系了。

    他出了宿迁之后,就一路悠哉游哉,朝着淮安一带赶去。

    康熙给他下达的指令是探查吏治,那当然是要下到基层去看一看,百姓的日子过的好坏,就能直观的反馈出吏治的好坏。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胤礽专挑小路走。

    第一个到达的村落,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村。

    胤礽一身绫罗绸缎,打扮的极为贵气,身上却有一股子玩世不恭的酒色之气。

    叫人看了想套上麻袋狠狠教训他一顿。

    马队进入山村的地界,很快就引起了当地山民的注意。

    胤礽挑的时间极巧妙,下午四五点的样子,太阳还没落山,却也不大适合再赶路了。

    彼时正值春耕,山民们都忙着插秧,到这个点仍有农夫在田里劳作,瞧见胤礽,所有人都警觉起来。

    有机灵的,已经飞快的爬出稻田,去通知里长了。

    其余人也都陆陆续续汇集到小路上,面露警惕的盯着胤礽一行人。

    “你们是什么人?”

    村民们凑到一起嘀咕片刻,一个身材不算多高,却非常壮实的男人,走到马队前头问道。

    “……?”

    胤礽满脸茫然。

    他这会儿是真的有些听不懂人话——字面意义上的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