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179章 先不要急着挖,等我把整片土堆全部探测一遍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179章 先不要急着挖,等我把整片土堆全部探测一遍

    “阿顺!建河堤倒渣土,我路过之前挖淤泥堆起来的地方,发现土堆面上露出来的有铜元,你有时间可以过来看看。”

    3月5号的下午,常顺正在JA区京城西路某拆迁区一位骑着三轮车回收废旧的人手里购买东西,父亲打了电话。

    自己有金属探测器的事情跟他说过,也示范过,让他在捡铁的时候,留意那些可能会有的窖藏、古玩类物品。

    “好的!我一会儿忙完了就过来找你!”

    随后,他挂了电话。

    过了正月,搬家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最近他在这处拆迁区转悠,又认识了5名在这里讨生活、谋生计骑着三轮车回收废旧物品的人。

    他们分别是:吴老板、谢老板、李老板、周老板、杨老板。

    此时售卖他东西的人,是谢老板。

    他售卖的东西主要是一些字画、油画,另外还有一对花瓶。

    字画、油画很多,合起来有近百幅,不少都装裱了。

    画大多数都是花鸟、看上去画的很不错,可惜都不是名人所画,不值钱。

    不过他开了旧书店,放在那边也能带着出售,何况上次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专门提到过想买字画。

    这些画,常顺打包购买,花了1500块钱。

    花瓶是民国时期的,高度约40公分,面上画的人物花卉图案。

    两个花瓶,150元。

    买完东西付了钱,把它们都放到车上,常顺先去了“贵林花苑”,把瓶子放到了那边的房子里。

    金属探测器在这边,他顺便把它以及其它工具都带上了。

    之后常顺又去了旧书店,把字画放到了店里。

    他让常静跟叶雨晴挂两三幅在店里就可以了,有人购买再拿出来。

    父亲说的建河堤的地方,还是去年年底倒渣土的那一片地方。

    到了那边,已经差不多四点半。

    “阿顺,就是这堆土,淤泥看上去挖起来有一段时间了,面上一些位置都长了草。”

    两人见面后,常建忠道。

    “是啊!确实有一段时间,应该是去年挖到面上来的,你是怎么发现土里有钱币的?”

    看着黑乎乎的土层,他笑着问道。

    这里距离那边倒渣土的地方,还有一里路左右的距离。

    常顺看了一眼远处施工的位置,有渣土车正在倒渣土,还有铲车正在铲土填坑的样子。

    按说父亲一般情况是不会单独走到这边来的。

    去年他看见过这边有挖机在挖河道,不过那时因为都是淤泥,很脏又很臭,下不去脚,他就没有过来看。

    但是现在,这边基本上晒干了,完全可以用金属探测器扫荡一遍。

    古河道,以前有船只通过,千百年来,掉在河里的东西肯定不少。

    甚至有人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把东西扔到河里也有可能。

    加上战乱,被击沉的船只也不是没有。

    “下午那边倒土的位置,不知道是啥原因,说要停两个小时。

    没有铁捡了,我就试着捡起其它的东西来,然后就沿着之前河道挖淤泥的位置一路走了过来。

    走到这处土堆,无意间看到上面一个地方有绿锈,就靠近看了下,发现连在一起的有三枚铜元。

    把它们捡起来后,又往这堆土的其它位置看了看,又找到了一些,我想里面肯定还有,就打了你的电话。

    除了捡到铜元,之前过来的路上,我还捡到了一些古瓷片。”

    父亲把原因说了出来。

    说完,他把捡到的瓷片、铜元拿给常顺看了看。

    瓷片有十六七片,其中有一片大的盘子底看上去很不错。

    他把盘子底拿到手里看了下,发现面上画的图案十分精美。

    图案是一名仙人坐在仙鹤上翱翔天际,还有祥云、太阳、山川等。

    铜元有四五十枚的样子。

    捡这么多铜元,说明土堆里肯定还有。

    就是不知道之前在河里面挖到的位置情况,要是一锅端,他们今天就能多找点。

    要是只挖了面上或者局部的位置,那就找不到多少。

    当然,以前具体多少,啥情况,他并不清楚。

    想到这些,他突然间发现自己想的有些多了。

    惜缘随缘好了,探测多少是多少!

    “今天你没跟三舅一起捡铁吗?”

    见这里只有常建忠一人,常顺随口又问道。

    “没有,最近两天大渣土场那边的铁不是太多,大家都去那边捡的话,每个人分不了多少,我现在开面包车很方便,就到了这里。

    你带机器了没?我刚才在土堆上乱挖,虽然偶尔也能挖出来一个两个,但很盲目,有了机器,更加精准方便!”

    “带了,我去拿过来。”

    说完,他把父亲之前捡到的铜元、瓷片拿到了手里,向停放面包车的地方走去。

    看了一眼附近,并没有其他人。

    目前这里算是郊区,现在这个时间,都快五点了,更没有人来这里。

    不过这样更好,人少更方便办事。

    把机器、专用工具小洋镐、铁锹拿出来,又拿了一双手套,一个蛇皮袋,常顺就再次向土堆走去。

    “阿顺!要不你在这里找铜元,我还是去捡铁!”

    到了地方,组装机器时,常建忠道。

    “那边倒的啥渣土?”

    他觉得要是泥土,倒是可以过去看看,说不定能遇到别的古玩。

    “是砖渣!那处位置也需要坚硬的东西填坑。”

    “那就不要去了,现在天快黑了,附近也没有别人,我们今天把土堆里面的铜元找出来就行!两个人效率更高一些。”

    父亲这样说,常顺想了想,对他说道。

    “好吧!那我们就把土堆里面的铜元找出来。”

    说着的时候,他已经组装好了探测器。

    拿了个小铜钱测试好机器,他开始在土堆上扫描起来。

    这处土堆并不小,高度有两米五左右,底面也很宽,周长估计不会少于10米。

    刚晃动几下,机器有了信号发出“嘟嘟嘟嘟”的响声。

    听声响的情况,不够密集,下面应该是个别的铜元。

    常建忠准备挖,常顺拦住了他。

    “爸!先不要急着挖,等我把整片土堆全部探测一遍,看看哪处位置信号范围最大,钱币最密集。”

    这样说,父亲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他也觉得儿子说的话更有道理。

    出门寻宝,肯定是要抓重点,这个就像抓鱼,把大鱼抓完了,再收拾小鱼小虾。

    何况这些“鱼”并不是他们家的,为了防止万一,当然是要主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