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 第210章 曙光初现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第210章 曙光初现

    第二百一十章

    屋内的灯光昏黄。

    李冬生站着,王主任坐着。

    讲至关键处,他从随身的包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份泛黄的《省农副产品流通管理办法》,指着第七条:

    “主任,关于这件事,您看第七条!国营单位应当优先收购集体副业产品。”

    王主任接过文件,目光扫过那一行行文字,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李冬生则紧紧盯着他的表情,大气都不敢出。

    经过良久的讨论,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终于,王主任放下手中的规划书,靠在椅背上。

    “嗯……你们这规划倒是有些意思,不过我们肉联厂对产品的质量和供应量要求很高,你们能保证吗?”

    李冬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王主任,您放心,我们养殖出来的每一只都能达到刚才给您看的那种效果!只会好不会差!”

    “但凡以后质量有所下降,您随时可以中断收购我们的货物!”

    他微微停顿,稳了稳情绪,接着说,“供应链方面,我们目前虽然规模不大,但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扩产计划。”

    “只要一切落定,后续会逐步扩大规模,肯定能满足贵厂的需求。”

    “而且我们还有公社做担保,从源头到运输,全程监督,绝对靠谱!”

    王厂长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李冬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王主任抬起头。

    “这样吧,我可以先收购一批兔肉试试。”

    “如果质量和供应量都没问题,后续再谈长期合作。”

    这一刻,他几个月来的努力、奔波与担忧,都化作了无尽的喜悦。

    终于成了!

    ……

    ……

    另一边,石虎正坐在肉联厂外的三轮车上,百无聊赖地抽着烟。

    由于李冬生担心这小子说话不过脑子,说出啥不中听的话坏了大事,所以一开始就没敢让他进去。

    事实上,也还好没让他进去。

    不然就他那火爆脾气,说不定真会和人起冲突,给人家一闷棍都有可能。

    不过光让他在外面等着,可把石虎愁坏了。

    他时不时地望向肉联厂的大门,眼看三轮车上的烟头都堆成了小山。

    就在他等得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李冬生的身影赫然出现在肉联厂大门!

    石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像离弦的箭一般扑了上去,双手抓住李冬生的肩膀,急切地问:“咋样了?哥?”

    李冬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晃了晃手里的信封。

    又指了指空空如也的竹筐,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成了?”石虎瞪大了眼睛。

    “嗯。”李冬生轻轻点了点头。

    “成了!?”石虎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李冬生再次肯定地点头。

    “真成了!?”石虎兴奋得声音都变了调。

    “你他妈要问几遍?”李冬生笑骂道。

    石虎兴奋地跳了起来:“哥,成了!咱们真成了!”

    李冬生也笑了起来,拍了拍石虎的肩膀:“好了!蹬三轮!咱们回去好好庆祝一番!”

    “明白!!”

    石虎跳上三轮车,一脚蹬下踏板。

    回到公社后。

    李冬生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徐长江。

    徐长江盯着办公桌上的收购意向书,眼镜滑到鼻尖:\"真弄来了?\"

    \"多亏您指点。\"

    李冬生把文件往前推了推,\"您看这章子,鲜亮着呢。\"

    徐长江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冬生,看来你还真有两下子。”

    “既然如此,我这就把地批给你,你们抓紧时间干吧。”

    “不过我可提醒你,这只是个开始,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说罢,徐长江的钢笔尖在\"计划外采购\"几个字上悬了半天。

    随后,突然龙飞凤舞地签下同意。

    批文墨迹未干,李冬生已经跨上自行车:\"虎子!通知各队开荒的晌午别散,养殖场今晚就打地基!\"

    ……

    小石棚村,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清脆的铜锣声骤然响起。

    整个村子瞬间沸腾起来。

    石虎手里紧紧攥着喇叭筒,一路小跑,挨家挨户地扯着嗓子喊人。

    “都到村口老槐树下集合啦,有大事宣布!”

    李冬生蹲在碾盘上,正卷着烟。

    他眉头微皱,眼睛盯着逐渐朝这边聚拢过来、稀稀拉拉的乡亲们,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这次的计划,关乎着村子未来的走向,他怎能不紧张?

    老蔫叔揣着袖笼,缩着脖子,慢悠悠地从人群后头冒了出来,扯着略显沙哑的嗓子问道:

    “冬生啊,又要折腾啥新花样?我家可只剩半袋苞米种了。”

    这话一出口,人群里顿时响起一阵小声的议论。

    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李冬生“瞎折腾”。

    李冬生不慌不忙,先是深吸一口烟,然后稳稳地将烟掐灭在鞋底。

    他展开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批文,提高音量说道:

    “大伙听好了,公社批了二十亩地给咱们搞集体养殖。”

    “头三个月,只要好好干,就记满工分,到年底,按工分领兔肉!”

    说完,他特意抖了抖手中那份收购意向书,纸张发出哗哗的声响。

    “县肉联厂白纸黑字写着呢,收咱们的兔肉!”

    这话一落,人群就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嗡地炸开了锅。

    王寡妇眼睛一亮,迅速挤到最前头,急切地问道:“冬生,工分能顶口粮不?”

    她一个人拉扯着孩子,生活本就艰难,口粮对她来说至关重要。

    李冬生似乎早料到会有此一问。

    他不紧不慢地从兜里摸出之前连夜画好的表格。

    “公社特批了双轨制。”

    “养殖场的工分单独核算,一个工分能换二两粮票,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石虎也适时抬出一个箩筐,三只肥硕的野兔在里面不安地动来动去。

    李冬生伸手拎起一只兔子的耳朵,高声说道:“大伙瞧瞧,这种长毛兔,市面收购价每斤可比猪肉贵五分钱呢!”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赚大钱!”

    “净吹牛!”人群里突然冒出一个沙哑的嗓子。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老猎户张铁头杵着猎枪,满脸不屑地冷笑着。

    “山上的野兔养不过满月就撞笼,你小子当自己是兔仙爷?能把它们驯服?”

    张铁头在村里向来是个固执的主。

    他守着自己的老一套,对新事物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李冬生抬眼看着张铁头,平静地说:“张叔,您要是不信,俺也不逼您。”

    “这是个机会,大伙心里都掂量掂量。”

    李冬生心里也有些无奈。

    带着大家致富,还得遭人质疑。

    带着你吃肉,我还得求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