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 第211章 聚沙成塔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第211章 聚沙成塔

    但李冬生并没有把这话说出口。

    现在是关键时期,他只是最后再呼吁一次。

    现在加入,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要是等养殖场办起来,看到真的赚到钱了。

    再想加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到时候就得求着他答应了。

    “我加入!”

    张铁头从人群中挤出来,大喝一声,烟袋锅子在笼子上敲得当当响,低处公分本。

    “给俺娃挣点肉吃!”

    眼见着村里最倔的老猎户都点了头,人群像开了闸的渠水涌向碾盘。

    陆田川和石虎忙不迭登记名字,李冬生在旁边露出笑容。

    看着眼前和谐的一幕,李冬生忽然想到了什么。

    “虎子,陆叔,接下来的事儿就麻烦你了,咱们明天就开工。”

    石虎忙不迭地答应,“放心吧哥!”

    随后,他看到李冬生要离开,疑惑地问,“哥,你这是要上哪儿去?”

    李冬生摆了摆手,“去找人。”

    随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冬生一路朝着喜鹊屯家走去。

    如今合作养殖搞成了,李冬生自然不会忘了她。

    到了苏玉珍家门口,他抬手敲了敲门。

    苏玉珍打开门,看到是李冬生,旋即露出笑容,“冬生,你咋来了?”

    李冬生揉了揉她的脸,手感细腻,“脸色越来越好了。”

    苏玉珍害羞的低下头,“哪儿有……还是煞白……跟个死人似的……”

    她是真的讨厌自己这一身白皮肤,若不是这个,她也不会从小就受到歧视。

    “嗯?思语呢?”李冬生往屋里张望了一下,没看到陈思语人。

    “她出去玩了,现在思语好多朋友。”苏玉珍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李冬生也跟着笑了:“玉珍,我今儿来是有好事儿跟你说。”

    他走进屋子里,搂着苏玉珍坐在炕上。

    “村里成立了合作养殖,我想着给你安排个事儿做。”

    “活儿不重,主要是负责记录些养殖的数据,你心细,肯定能干好。”

    苏玉珍听了,心里很是感动。

    可是,她的头却低了下去,手不自觉地挽着自己的发辫。

    “谢谢你……冬生,你这心我领了。”

    “可我……我还是怕和太多人接触,我怕做不好……”

    李冬生打断她的话,“你别担心。我既然来找你,就信得过你。”

    “这工作不用和太多人打交道,你要是有啥不懂的,我和大伙都会帮你。”

    “以前的都过去了,以后有我保护你,不会受欺负的。”

    苏玉珍眼眶微微泛红,咬了咬下唇,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冬生,你一直都这么照顾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李冬生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道:“说啥感谢,我早就把你当一家人了。”

    李冬生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水。

    苏玉珍没有躲开,反而微微闭上了眼睛。

    李冬生看着她那恬静的模样,心中爱意涌动,缓缓将她拥入怀中。

    苏玉珍先是微微一僵,随后便放松了身体,靠在了他坚实的胸膛上。

    “玉珍,以后有我在,不会再让你和孩子受苦了。”李冬生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苏玉珍微微点头,将头埋得更深了些,双手也不自觉地环上了李冬生的腰。

    两人感受着彼此的体温。

    苏玉珍如今早已熟练,主动的去关上门闩,回来宽衣解带。

    “听说你这两天跑东跑西的,肯定累坏了,躺着吧,我伺候伺候你……”

    ……

    ……

    七天后的晨雾中。

    石虎正领着十几个半大孩子往墙上刷标语。

    鲜红的“集体养殖保丰收”在灰砖墙上格外扎眼。

    唐素颖也在其中,她现在右手腕戴着红袖章。

    “虎子,我天天都白教你了,这字儿怎么写的还不如人家喜儿好?”

    石虎撇了撇嘴,“嗐~写那么好干嘛,能认得出来就行。”

    话音未落,他的嘴就被唐素颖给掐住了,小两口又争吵在一起。

    旁边,养殖场的地头热闹得像个集市。

    李冬生领头带着年壮的汉子们夯土墙,女人们用纳鞋底的麻绳编兔笼,连赵瘸子都坐在树墩上削竹钉。

    陆田川在远处扯着嗓子喊:“冬生!三队又来了八个劳力!”

    李冬生听到声音,直起腰笑着答应,“来的正好,陆书记您先给带过来干活,晚上再去按手印!”

    他的声音有些难掩的疲惫。

    毕竟伴随着人越来越多,事儿肯定也就越来越多。

    这几天繁忙的程度简直令他上气不接下气。

    然而,他这么忙里忙外的为了乡亲,可是人群中,却有不少人不拿这事儿当自己事儿。

    大部分都在磨洋工。

    他随意一瞥,就能看到人们出工不出力的在那儿偷懒。

    发现被李冬生看到了,再假装干一会儿。

    李冬生一不去看,就又立刻闲了下来。

    关键是说了他们也没用,就嘴硬说自己一直都在认真干。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因此人虽然越来越多,但活儿的进程反而并没有加快。

    这不,李冬生又看到老蔫儿叔在那儿叼着烟杆侃大山。

    这老蔫叔加入的倒是勤快,但一干起活来那可就不勤快了。

    做啥事儿都是如此,也正因为这个,人们才都叫他老蔫叔。

    李冬生无奈的叹了口气,笑着上前想去劝他,

    “蔫儿叔,又搁这儿闲着呢?”

    老蔫叔也是不害臊,“累了,歇会儿,哎!冬生发根烟抽抽。”

    李冬生撇了他一眼,脖子上一滴汗都没有,根本就没出力。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从兜里掏出烟盒,抽出一根递给老蔫叔,自己也点上一根。

    “蔫儿叔,咱这养殖场可是大家的事儿,现在正是关键时候,大家都得加把劲啊。”

    “要是都像您这样歇着,这活儿啥时候才能干完?”

    老蔫叔接过烟,深吸了一口,吐出个烟圈,满不在乎地说:“冬生啊,你也别太着急,这活儿慢慢干呗,又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

    “再说了,我这把老骨头,哪能跟你们年轻人比啊?”

    “劳逸结合劳逸结合,人家领袖都告诉咱们要该休息就休息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