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第227章 朱元璋杀心起
“快,快去卫所府。”
“大牛家的,快点啊!等会去慢了又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队了。”
“哎呀!李家的你着急什么嘛!早点晚点不也都能够领到,反正朝廷又不会少了咱们这些军属的东西。”
“你说得也对,今年陛下登基之后对咱们这些军属是真没得说啊!比先帝可是要好太多了。”
“嘘!李家的你不要命了吗?先帝也要议论,就不怕被抓去杀头?”
“切!有什么不能议论的,俺家娃可是给俺读过大明日报的,陛下都亲自说了百姓有言论自由的权力,只要不说反动言论,任何人都不能以言论罪。
李家嫂子你知道什么是言论自由不?就是陛下要让咱们这些苦哈哈说话,咱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当瞎子、哑巴了。”
“这样吗?那还真是好勒!陛下简直就是天下最好的皇帝了,真比先帝好多了。”
“哈哈哈!走吧!咱们也是卫所衙门,听说今儿朝廷给咱们运来的新的炉子和煤,今年咱这些苦哈哈可不用再受冻了。”
……
就在老朱陷入思考的时候,突然马车外传来两个妇人的对话声,让他不禁抬眼朝着街道上瞧去。
先是被两妇女的对话差点给气死,什么叫先帝比不上当今陛下?
他这个先帝可就在马车里,你们这样背后嚼舌根真的好吗?
咱驱逐鞑虏恢复汉家衣冠,称帝之后更是励精图治,日日夜夜不敢有丝毫怠慢,甚至为了不让那些狗官欺上瞒下连延续了千年的丞相制度都取消了。
结果咱如此努力治国几十年,最后却是比不上刚登基不到半年的朱权?
可听到后面,朱元璋脸上的表情又变得好奇了起来。
“什么炉子,煤炭?那玩意能用来取暖吗?”
“老十七这是打算让北地百姓都用煤炭取暖,要准备让北方的百姓都中毒而死吗?”
李景龙感受到老朱投来带着些许愤怒的目光,慌忙摇头道:“不知道!舅爷您别问我啊!我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的。
这种东西一般陛下都是交给沈晴的大宁商行在做,我们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
“又是沈晴,这女人要做什么?她是想为沈万三报仇不成?”朱元璋的眉头直接皱成了麻花。
真不是老朱小人之心,关键沈晴的身份太特殊了。
再加上煤炭这玩意在如今这个时代又是公认的会释放毒气,所以他这么想还真没错。
什么,为什么老朱不怀疑朱权?
你见过哪个想要害百姓的皇帝,能够得到最是小肚鸡肠的妇女那般夸赞的?
李景龙很是尴尬地笑了笑,他和沈晴的接触还真不多。
最后也只好是提议道:“舅爷,要不咱们瞧瞧去,具体什么情况只要看看不就知道了?”
“行,那就瞧瞧去。”朱元璋一口答应。
随即又是冷哼道:“哼!若真是那女人不怀好意,咱就亲自领兵去应天将她剥皮实草。”
马车外的张虎听到声音驾车紧跟在两个妇女的身后。
只是很快马车又停了下来,张虎的声音传入马车内。
“爷,过不去了!”
听到声音的朱元璋又皱了皱眉,撩起车帘准备看看什么情况。
结果车帘刚刚撩起来,就看到前面的街道之上乌乌泱泱全是人头,妇女、老人甚至还能看到不少孩童。
在朱元璋的眼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感激。
可越是这般,朱元璋就越是害怕。
他害怕这真的是沈晴的报复,若整个开平卫的百姓全都因为煤炭中毒而亡,那大明和朱权可就……
“走,下车!随咱进去瞧个清楚去。”
朱元璋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掀开了前面的车帘大步流星跳下马车。
李景龙不愿意出去受冻,可见老朱都下车也只能捂着屁股跟上。
张虎也不敢怠慢,立即跳下车几步冲到老朱前面。
马车自然有其他人看着。
老朱的身份微服私访,你不会真以为就只有张虎和李景龙吧?
傅友德和汤和可不敢这样大意,自然是派了人在暗中保护。
有张虎开路,朱元璋三人很快就挤过人群接近了卫所衙门。
只是在一百米开外,就被几名卫所兵给拦了下来。
“干什么的?不知道排队吗?”
原本朱元璋以为这些卫所兵是找自己要好处,这种兵痞他可是见过不少。
但却是没想到对方说话虽然不怎么客气,却只是呵斥让他们排队。
看着前面井然有序的两排队伍,朱元璋心里的杀意也在瞬间减少了许多。
至少证明大明的卫所在朱权改革之下是真的在变好,就连这些底层士兵都不再吃拿卡要了。
李景龙本就不愿受冻,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排队?
他朝着朱元璋看了一眼,见老朱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围巾将自己的脸都包裹了起来,便是眼珠一转从腰间掏出一块精致的黄金腰牌。
直接将腰牌怼在士兵的脸上;
“长官好。”
那几名士兵看清楚腰牌后,立马立正右手握拳重重锤在自己的胸口。
可别忘了,李景龙这家伙还有军部参谋司副司长的职务在身。
而他亮出来的身份自然也不是曹国公,参谋总部副参谋长的身份在这些士兵面前可比曹国公爵位好使多了。
“本官是替陛下视察各地卫所改革情况,现在本官命令你立即带我们前去见你们的卫所长官。”李景龙扯虎皮道。
他却是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不想排队,最后被老朱差点打得三个月没下了床。
那几名士兵自然不敢得罪副参谋长,当即就有一名队长模样的士兵带着他们往卫所衙门之中走去。
周围百姓早就看到李景龙的腰牌,自然也没人敢说什么的。
片刻之后,朱元璋三人进入卫所衙门。
就看到衙门大堂摆放着造型怪异的炉子,门口还有百姓正在领黑乎乎造型也很是怪异的东西。
朱元璋从没见过那种东西,看上去就像是蜂窝一样,瞬间就引起了他的好奇。
没忍住问道:“此乃何物,莫非就是百姓说的煤不成?”
……
“大牛家的,快点啊!等会去慢了又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队了。”
“哎呀!李家的你着急什么嘛!早点晚点不也都能够领到,反正朝廷又不会少了咱们这些军属的东西。”
“你说得也对,今年陛下登基之后对咱们这些军属是真没得说啊!比先帝可是要好太多了。”
“嘘!李家的你不要命了吗?先帝也要议论,就不怕被抓去杀头?”
“切!有什么不能议论的,俺家娃可是给俺读过大明日报的,陛下都亲自说了百姓有言论自由的权力,只要不说反动言论,任何人都不能以言论罪。
李家嫂子你知道什么是言论自由不?就是陛下要让咱们这些苦哈哈说话,咱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当瞎子、哑巴了。”
“这样吗?那还真是好勒!陛下简直就是天下最好的皇帝了,真比先帝好多了。”
“哈哈哈!走吧!咱们也是卫所衙门,听说今儿朝廷给咱们运来的新的炉子和煤,今年咱这些苦哈哈可不用再受冻了。”
……
就在老朱陷入思考的时候,突然马车外传来两个妇人的对话声,让他不禁抬眼朝着街道上瞧去。
先是被两妇女的对话差点给气死,什么叫先帝比不上当今陛下?
他这个先帝可就在马车里,你们这样背后嚼舌根真的好吗?
咱驱逐鞑虏恢复汉家衣冠,称帝之后更是励精图治,日日夜夜不敢有丝毫怠慢,甚至为了不让那些狗官欺上瞒下连延续了千年的丞相制度都取消了。
结果咱如此努力治国几十年,最后却是比不上刚登基不到半年的朱权?
可听到后面,朱元璋脸上的表情又变得好奇了起来。
“什么炉子,煤炭?那玩意能用来取暖吗?”
“老十七这是打算让北地百姓都用煤炭取暖,要准备让北方的百姓都中毒而死吗?”
李景龙感受到老朱投来带着些许愤怒的目光,慌忙摇头道:“不知道!舅爷您别问我啊!我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的。
这种东西一般陛下都是交给沈晴的大宁商行在做,我们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
“又是沈晴,这女人要做什么?她是想为沈万三报仇不成?”朱元璋的眉头直接皱成了麻花。
真不是老朱小人之心,关键沈晴的身份太特殊了。
再加上煤炭这玩意在如今这个时代又是公认的会释放毒气,所以他这么想还真没错。
什么,为什么老朱不怀疑朱权?
你见过哪个想要害百姓的皇帝,能够得到最是小肚鸡肠的妇女那般夸赞的?
李景龙很是尴尬地笑了笑,他和沈晴的接触还真不多。
最后也只好是提议道:“舅爷,要不咱们瞧瞧去,具体什么情况只要看看不就知道了?”
“行,那就瞧瞧去。”朱元璋一口答应。
随即又是冷哼道:“哼!若真是那女人不怀好意,咱就亲自领兵去应天将她剥皮实草。”
马车外的张虎听到声音驾车紧跟在两个妇女的身后。
只是很快马车又停了下来,张虎的声音传入马车内。
“爷,过不去了!”
听到声音的朱元璋又皱了皱眉,撩起车帘准备看看什么情况。
结果车帘刚刚撩起来,就看到前面的街道之上乌乌泱泱全是人头,妇女、老人甚至还能看到不少孩童。
在朱元璋的眼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感激。
可越是这般,朱元璋就越是害怕。
他害怕这真的是沈晴的报复,若整个开平卫的百姓全都因为煤炭中毒而亡,那大明和朱权可就……
“走,下车!随咱进去瞧个清楚去。”
朱元璋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掀开了前面的车帘大步流星跳下马车。
李景龙不愿意出去受冻,可见老朱都下车也只能捂着屁股跟上。
张虎也不敢怠慢,立即跳下车几步冲到老朱前面。
马车自然有其他人看着。
老朱的身份微服私访,你不会真以为就只有张虎和李景龙吧?
傅友德和汤和可不敢这样大意,自然是派了人在暗中保护。
有张虎开路,朱元璋三人很快就挤过人群接近了卫所衙门。
只是在一百米开外,就被几名卫所兵给拦了下来。
“干什么的?不知道排队吗?”
原本朱元璋以为这些卫所兵是找自己要好处,这种兵痞他可是见过不少。
但却是没想到对方说话虽然不怎么客气,却只是呵斥让他们排队。
看着前面井然有序的两排队伍,朱元璋心里的杀意也在瞬间减少了许多。
至少证明大明的卫所在朱权改革之下是真的在变好,就连这些底层士兵都不再吃拿卡要了。
李景龙本就不愿受冻,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排队?
他朝着朱元璋看了一眼,见老朱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围巾将自己的脸都包裹了起来,便是眼珠一转从腰间掏出一块精致的黄金腰牌。
直接将腰牌怼在士兵的脸上;
“长官好。”
那几名士兵看清楚腰牌后,立马立正右手握拳重重锤在自己的胸口。
可别忘了,李景龙这家伙还有军部参谋司副司长的职务在身。
而他亮出来的身份自然也不是曹国公,参谋总部副参谋长的身份在这些士兵面前可比曹国公爵位好使多了。
“本官是替陛下视察各地卫所改革情况,现在本官命令你立即带我们前去见你们的卫所长官。”李景龙扯虎皮道。
他却是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不想排队,最后被老朱差点打得三个月没下了床。
那几名士兵自然不敢得罪副参谋长,当即就有一名队长模样的士兵带着他们往卫所衙门之中走去。
周围百姓早就看到李景龙的腰牌,自然也没人敢说什么的。
片刻之后,朱元璋三人进入卫所衙门。
就看到衙门大堂摆放着造型怪异的炉子,门口还有百姓正在领黑乎乎造型也很是怪异的东西。
朱元璋从没见过那种东西,看上去就像是蜂窝一样,瞬间就引起了他的好奇。
没忍住问道:“此乃何物,莫非就是百姓说的煤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