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15章 广宗激战:袁术妙计大破张梁军

我是袁术袁公路 第15章 广宗激战:袁术妙计大破张梁军

    东汉光和七年,公元184年10月,冀州广宗城被浓厚的战争阴霾笼罩。黄巾起义的烽火燃遍四方,广宗作为黄巾军的重要据点,由张梁率军坚守,与前来镇压的朝廷大军展开了激烈对抗。

    朝廷营帐中,气氛凝重压抑。名将皇甫嵩与朱儁紧盯着军事地图,眉头拧成了死结,帐内诸将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攻城的艰难。此时,袁术带着典韦、赵云、颜良和文丑大步走进营帐。袁术出身世家,眼中透着几分在乱世闯荡的果敢,典韦身形魁梧,站在那儿宛如巍峨小山,手中双戟寒光闪烁;赵云一袭银甲,身姿挺拔,面容冷峻难掩眼中热忱;颜良和文丑并肩而立,高大身形尽显豪迈英气,手中兵器彰显不凡武艺。

    “袁公路,你来得正好。”皇甫嵩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期许,“张梁贼军死守广宗,我军多次进攻受阻,你可有良策?”

    袁术微微欠身,恭敬说道:“将军,我观张梁军虽据城而守,但并非无懈可击。明日可先派先锋挑战,挫其锐气,再寻机攻城。”

    “好,就依你所言。先锋之职,便由你与麾下猛将担当。”朱儁在一旁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与此同时,广宗城内的黄巾军营帐里,张梁也在和将领们商议对策。“朝廷大军来势汹汹,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张梁神色凝重,扫视着众人,“他们明日必定会派先锋挑战,我们就以逸待劳,先挫挫他们的锐气。卜己、杜元、黄邵、何曼,你们四人武艺高强,明日便由你们出战,务必斩杀敌军先锋,提振我军士气!”

    “遵命!”四人齐声应道,眼中透着坚定与凶狠。

    次日清晨,广宗城下战鼓雷鸣。袁术率领着典韦、赵云、颜良、文丑及精锐士兵前来挑战。城墙上,张梁军刀枪林立,旗帜猎猎作响。

    “张梁,你这逆贼,还不速速出城受死!”袁术高声叫骂,声音在城下回荡。

    城门缓缓打开,张梁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卜己等人冲了出来。“朝廷鹰犬,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卜己挥舞着大刀,恶狠狠地吼道。

    “哼,大言不惭!谁死还不一定呢!”袁术冷笑一声,转头看向典韦,“典韦,你先上,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典韦手持双戟,纵马而出,大声吼道:“我乃典韦,谁敢与我一战?”声音如洪钟,震得周围士兵耳中嗡嗡作响。

    卜己拍马向前,抡起大刀,带着呼呼风声,朝着典韦的头顶劈去。典韦侧身一闪,轻松避开,紧接着双戟齐出,直刺卜己胸口。卜己大惊失色,连忙举刀抵挡。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卜己手中大刀险些被震飞。

    两人你来我往,战得难解难分。典韦力大无穷,每一招都虎虎生风,卜己渐渐体力不支,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看我这一招!”典韦大喝一声,手中双戟猛地一挥,一道寒光闪过,卜己躲避不及,被典韦一戟刺中胸口,惨叫一声,从马上栽倒下来,当场毙命。

    “好!”袁术等人看到典韦取胜,不禁大声喝彩。士兵们也受到鼓舞,士气大振。

    “末将也去会会他们!”赵云见典韦取胜,也不甘示弱,手持亮银枪,纵马而出。

    杜元拍马迎战,他手持长枪,枪法娴熟。两人刚一交手,便引得周围士兵阵阵惊呼。赵云的枪法精妙绝伦,银枪舞动,如梨花飞舞,让人眼花缭乱。杜元虽然奋力抵挡,但在赵云的凌厉攻势下,渐渐露出败象。不一会儿,赵云瞅准破绽,银枪猛地一抖,枪尖如毒蛇吐信,直刺杜元咽喉,杜元躲避不及,被一枪刺中,当场毙命。

    颜良和文丑见赵云也取胜了,两人相视一眼,同时策马而出。颜良手持大刀,文丑手持长枪,两人如猛虎下山般,气势汹汹地冲向黄巾军阵营。

    黄邵和何曼急忙出阵迎战。颜良和文丑配合默契,一左一右,向黄邵和何曼发起猛烈攻击。颜良的大刀挥舞起来,虎虎生风,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文丑的长枪如蛟龙出海,直刺敌人要害。黄邵和何曼虽然奋力抵抗,但还是难以抵挡颜良和文丑的勇猛。没过多久,黄邵被颜良一刀砍中,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何曼也被文丑一枪刺中,当场身亡。

    首战失利,张梁军虽折损了几名将领,但士气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张梁迅速调整策略,他深知朝廷大军接下来定会全力攻城,而广宗城城墙高大厚实,是他们坚守的最大依仗。他命令士兵们将大量的石块、箭矢搬运到城墙上,准备迎接朝廷大军的进攻。同时,他还在城内组织了一支预备队,一旦城墙上出现危急情况,便立刻前去支援。

    朝廷大军乘胜追击,向张梁军发起全面进攻。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们纷纷向下投掷石块、箭矢,一时间,飞石如雨,箭矢如蝗,朝廷大军的进攻受到极大阻碍。张梁在城墙上亲自督战,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兄弟们,我们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战,绝不能让朝廷的鹰犬得逞!坚守住,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士兵们听了张梁的话,士气大振,更加奋力地抵抗着朝廷大军的进攻。

    双方激战了整整一天,朝廷大军虽然勇猛,但始终无法攻破广宗城。夜幕降临,战场上硝烟弥漫,残肢断臂散落一地,鲜血染红了大地。袁术等人无奈之下,只好收兵回营。

    回到营帐后,袁术与皇甫嵩、朱儁等人商议对策。“今日一战,虽斩敌数将,但张梁军守城意志坚定,城池坚固,强攻难以奏效。”皇甫嵩一脸忧虑地说道。

    “是啊,若继续强攻,我军伤亡必然惨重。”朱儁也点头表示赞同。

    袁术沉思良久,突然眼睛一亮,说道:“我有一计,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哦?袁将军有何妙计,不妨说来听听。”皇甫嵩和朱儁同时看向袁术。

    “我看今日战斗结束后,张梁军虽然退回了城中,但他们的士气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这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城池防御很有信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明日先闭营休息,让士兵们养精蓄锐。同时,派人密切观察敌军的举动。我料想,张梁见我们明日没有进攻,必然会放松警惕。等到他们战意稍为松懈之时,我们再乘夜率兵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袁术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皇甫嵩和朱儁听后,连连点头,称赞道:“袁将军此计甚妙,就依你的计策行事。”

    而在广宗城内,张梁见朝廷大军收兵回营,心中也在暗自思量。他觉得朝廷大军今日强攻不下,明日很可能会改变策略。为了以防万一,他加强了城墙上的巡逻,命令士兵们时刻保持警惕。同时,他还派出了一些侦察兵,去打探朝廷大军的动向。

    第二天,朝廷大军闭营休息。张梁的侦察兵回来报告说,朝廷大军营内一片寂静,士兵们都在休息。张梁听后,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他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依然命令士兵们坚守岗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上的士兵们渐渐开始放松下来。他们看到朝廷大军一整天都没有动静,以为敌人真的被吓住了,于是巡逻的士兵开始变得懒散,聊天打闹,全然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气氛。

    夜幕降临,天空中阴云密布,没有一丝月光。整个广宗城被黑暗笼罩,仿佛一座沉睡的巨兽。此时,朝廷大军已经悄悄地集结完毕。袁术、典韦、赵云、颜良、文丑等人率领着士兵,在黑暗中向广宗城逼近。他们行动迅速,悄无声息,如同鬼魅一般。

    当朝廷大军来到广宗城下时,城墙上的巡逻士兵才发现了他们。“敌袭!敌袭!”巡逻士兵大声呼喊着,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

    张梁听到喊杀声,急忙从睡梦中惊醒。他匆忙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带领着黄巾军士兵进行抵抗。然而,此时的黄巾军士兵们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面对朝廷大军的突然袭击,他们显得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赵云手持亮银枪,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所到之处,黄巾军士兵纷纷倒下。颜良和文丑也不甘示弱,两人挥舞着武器,向着张梁的方向冲了过去。

    张梁见朝廷大军来势汹汹,心中暗自叫苦。他一边指挥着士兵们抵抗,一边试图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他命令预备队迅速增援城门口,想要堵住朝廷大军的进攻。但朝廷大军的攻势太猛了,黄巾军的防线逐渐被突破。

    战斗从黎明一直持续到下午,黄巾军终于抵挡不住朝廷大军的进攻,全线崩溃。张梁在乱军之中被颜良一刀斩杀,他的首级被割下,高高地挂在了城墙上。

    随着张梁的战死,黄巾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们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朝廷大军趁机攻破了广宗城,城中的黄巾军士兵和百姓们都成了俘虏。

    这场战斗,朝廷大军大获全胜。他们斩杀了张梁及三万多名黄巾军士兵,逃跑到河堤时溺死的也有五万多人,还焚烧了黄巾军的车辎三万多辆,虏获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口。

    广宗城被攻破后,皇甫嵩命人将已死的张角破棺戮尸,将他的首级运回京师,以彰显朝廷的威严。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朝廷的士气,也让各地的黄巾军陷入了恐慌之中。

    袁术在这场战斗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猛,又一次赢得了皇甫嵩和朱儁的赞赏。他的名声也在军中渐渐传开,许多士兵都对他敬佩不已。然而,袁术知道,这只是乱世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他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