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朱门风流 > 第89章 开考

朱门风流 第89章 开考

    “娘,您别张忙了,不需要如此多东西。先生说过少水少食。”

    “嘻嘻,娘是希望大哥坐在马桶上县试呢!”

    “哼,你大哥要县试了,你这丫头倒是一点都不上心。”

    寅时刚过,陆家小院已经热闹了起来,东西厢房灯火通明。

    便是老爷子陆远升与妻子张氏也都早起了,在屋子里给大慈大悲观世音烧香祷告。

    云达昨夜就没回去,这会正在套马车,脸上挂着喜气。

    每当想到自家两位少爷要是有一个将来当了官老爷,那他云达也就水涨船高了。

    到时候说不得也能当个小管事,在那般亲戚面前好好露露脸。

    不过比起最近才开始上心的清涛少爷,他更看好待人处事稳妥的清河少爷。

    别人不知道,但他可是听三爷说过,县尊大人可是看在清河少爷的面上才题的沉香居牌匾。

    砰!砰!砰!

    三声鼓鸣传荡在谷阳小城,许多人家都陆续点起了灯火。

    此为“头鼓”,乃是提醒县试考生做好准备,将于“次鼓”响起后离家奔赴考场。

    “涛哥儿,你可是娘最后的希望。你爹他不争气,比不上你三叔有本事,也没你大伯那么好命,你可得给娘争口气,过了县试让他们也都瞧瞧。”

    西厢房内,贾氏嘴巴不停。

    老二陆知义和女儿坐在椅子上也不说话,虽然他听的很不爽,但如今三兄弟混得最差的的确是他。

    陆大丫心中多少有些无奈,她倒是觉得有多大本事就干多大事才是对的。

    三叔是挣了很多钱,可那都是东奔西走挣来的,听说光劫道都遇见过好几回。

    还有大伯家,那在清河堂弟长大前可都是穷叮当响,现在她还记得小时候两人饿成豆芽菜的小模样。

    反倒是自己家,似乎一直被眷顾,真不知道娘有什么好委屈的?

    心中虽然这样想,但陆大丫不敢说出来,她也知道说出来除了挨骂也没用。

    砰!砰!砰!

    一个多少时辰后,“次鼓”终于响起,陆清河与陆清涛同时走到了院中。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清哥儿,还有涛哥儿,祖父祖母在观音大士前给你们求灵符,都挂在脖子上,考完之前可不许摘下来。”

    张氏搀扶老爷子陆远升匆匆走出了房间,将两个以红绳串起的符咒挂在两个孙子的脖子上,嘴上又是一番叮嘱。

    “娘,鼓都敲响半晌了,等他们回来再叮嘱吧!清哥儿和涛哥儿该去考场了,晚了可进不去门。”

    听陆知信这么一说,张氏立刻停止了叮嘱,催促两人赶紧出门。

    两家人自不敢耽搁,坐上挂有两盏灯笼的马车,缓缓驶向考场。

    此时,天色仍是一片昏黑,街道两旁的房屋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车厢内众人神色紧张,无人开口交谈。

    陆清涛紧握着拳头,似乎在暗暗给自己鼓劲。

    而陆清河则挑起车帘望着窗外,说他一点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马车一路稳行,偶尔会遇到几盏灯笼散发出微弱的光芒,想必是同样要参加县试的学子。

    不知行了多久,马车被衙役拦下,县学百步之内家眷不得入内。

    “大哥我和爹娘在外面等你。”

    陆清河点头辞别父母,率先进入考场范围。

    但见,县学前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不少学子。

    其中郑茂才和杨得安各自领着学生聚拢在一处,似乎在做临考叮嘱。

    知县马有才和周文泰身穿官袍,正和几位衙役站在朱红的门台阶上。见到陆清河到来,双方为了避嫌也只是微微点头。

    等了没多久,周寒、陆殊以及另外两名学子也都陆续赶到。

    “顾先生没来吗?”联保的两名学子见恩师没来,不由有些失落。

    顾明朗早在县试前便说不会来,所以陆清河三人早有心理准备。

    “先生他不喜热闹......”周寒本想这样说,可话说到一半,便见远处一盏写着顾字的灯笼由远及近。

    “思来想去,总觉得要来一趟,才能让你们安心。”顾明朗这样说着,走到了五人身边。

    五人相视一眼,均是面露喜色,忙上前施礼。

    顾明朗的出现,让郑杨两家除去范直外的不少学子低下了头。

    范直深吸一口气,在众人吃惊的目光中远远向顾明朗走来,在他面前长揖到底。

    “先生安好?”

    顾明朗“嗯”了一声,将托住他的手臂:“无论你与清河谁取得县案首,我都会很高兴的。”

    此话一出,范直身子微微一震。

    “先生,您是不是把我忘了?”周寒抽了抽嘴角,他也是热门人选好不?

    他在赌坊的赔率已经上升到一赔十了。

    陆清河拍了周寒的后背:“不要难过,我偷偷让人给你押了五十两。”

    “我也给你押了一两。”陆殊也是一本正经。

    顾明朗四人闻言,不由同时嗤笑出声。

    范直眼中的艳羡一闪而过。

    如果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他大概也会......是其中的一份子吧?

    “顾兄别来无恙?”一道令人不悦的声音由远及近,便见郑茂才与杨得安并肩而来。

    “常听范直说,您对他栽培之恩,愚兄特来感谢你能忍痛割爱。”

    郑茂才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瞬间将几人温馨的师生气氛打散。

    “胡永也是个好苗子,哎,真想不通顾兄为何要将他赶走?”杨得安唇角微扬,脸上却是挂着笑。

    顾明朗扫过两人,眼中不屑之意毫不掩饰:“你们二人为人师表,倒是会巧言令色。夫子之学传教天下,我顾明朗不过代为解惑,当不起栽培二字。

    倒是你们,今日在这里说些风凉话,莫不是对自家学生的本事没信心,只能靠在我面前耍嘴皮子来找回颜面?”

    此话一出,陆清河三人微微震惊,没想到顾明朗竟会直接开怼。

    郑茂才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恼意,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顾兄这话说得可就重了,我们不过是好奇罢......”

    “好奇?若你能将耍心眼使手段的精力用来教授学生,又何须觊觎他人学生?”

    顾明朗脸色一冷,毫不避讳的问出口,引得不少关注的目光。

    郑杨两人没想到顾明朗竟会一点面子都不留,将事情搬到台面上来讲。

    杨得安偷偷望了眼远处的知县马有才,沉声道:“顾兄何必如此动怒?你又怎知我们两家的学生不会在此次县试中大放异彩?

    倒是顾兄,如今范直和胡永已经不在你门下,单凭一个诗才出众的学生,怕是要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