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26章 尊姓大名
目光瞬间坚定,一字一句地说:
“然而我明确拒绝了这种无稽之谈,我不是什么圣人的后代。
我的根就在那最基层、最贫困的百姓之间,
这一点,永远不能忘怀,不敢懈怠!”
“出身低微却赢得天下!
这不是羞耻,而是我最为引以为傲之事!”
朱政听罢心中敬重,由衷地说道:
“爷爷才是真正的豪杰,英雄!”
朱元璋微微笑着抚摸朱政的头,缓缓道:
“这些肺腑之言并非炫耀,而是希望你铭记。
万不可看轻穷人,亦不可忽视他们的力量!
他们是这个国家最为根本的依托!
需始终以百姓为先,爱民若己子!
能做到这点,未来必将势不可挡!”
朱政点头承诺:
“爷爷安心,孙儿必定铭刻在心!”
朱政深知,老朱所言绝非空谈,而是切实行动。
例如颁布《大诰》,允许平民进京诉状,
沿途官员严禁阻拦,违令者死罪不赦!
另外,遇到灾荒之年,
他还下令官府不但要救济百姓,
还要出资赎回被卖掉的孩子送还其父母,使之团圆。
诸如此类举措还有很多……
纵观古今帝王,少有像老朱这般为百姓谋福利之人。
这表明他确确实实不愿意看到庶民受苦受难。
“麟儿理解即可,遗憾的是有些人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应和。
随即似乎想到某些事,冷哼一声:
“总有人企图掠夺本就稀薄的民脂民膏,肆意盘剥!
对于这样的恶徒,我们需要运用雷霆般的手段,彻底铲除其存在!!\"
最近这段时期,
老朱隐约觉得税制可能存在问题。
他已经暗派锦衣卫调查核实。
只愿结果无差错,否则定不会轻易放过。
朱政听懂这话中的意味深长,
心里明白老朱已然动怒,将有人遭受劫难。
但他只是暗自叹息,没有再追问下去。
就这样,二人边吃早餐,边感受着难得的市井生活气息,还轻松地说笑几句。
没多久,两人就把两碗汤和四个芝麻烧饼吃得干干净净。
朱元璋起身,牵着朱政的手往外走。
“客官请慢走,希望日后多多关照啊!”小摊老板连忙热情招呼。
旁边卖饼的老者也朝着他们微笑点头。
老朱心情不错,目光却扫到了那老者身旁穿着露趾草鞋、略显邋遢的小姑娘。
他心里默默叹口气,伸手把蒋瓛叫过来吩咐:“给他们一些赏钱吧。”
话音刚落,他也不回头再看,拉着朱政转身离去。
蒋瓛思忖了一下,从袖袋里拿出一个十两的银元宝,快步走到那小姑娘前,将银元宝放在她手中,说:“拿着吧,这是给你的赏钱。
待会儿忙完了,让你爷爷给你买双新鞋。”
那小姑娘茫然地接过银子,抬头不知所措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而旁边的老人见此场景大吃一惊,慌忙摇头摆手道:“这怎么敢收呢?实在是太多啦,我一个小老头子如何承受得起啊......”说着,还想把银元宝从小姑娘手里拿出来还给蒋瓛。
可蒋瓛却坚持不要。
他笑着微微一低头,眼睛望向朱元璋远去的方向低声说:“拿着吧,是皇爷赏你的。”
“什么?是洪武爷?”老人一下子震惊了。
呆呆地看着朱元璋带着孙子渐渐走远的背影。
他突然身体发抖,老泪纵横。
瞬间反应过来的老人急忙拉住自己孙女,“砰”的一声跪倒在地上。
连连磕头不止,并哽咽着喊道:
“草民谢主隆恩!吾皇万岁,千秋福泽啊!!”
此时此刻,朱元璋与朱政吃饱喝足之后,上午游玩得还算尽兴,也就没有继续耽搁。
不一会儿便来到今日出宫的目的地——
大功坊,魏国公府。
看着面前高挂的牌匾,朱政顿时明白了:“爷爷,原来您要带我来看的大将军,说的是徐达大将军啊!!”
朱元璋哭笑不得:“哟,你个小鬼,还认识徐达?”
“当然认得啊,宫里的禁军还有跟我都常常说起过大明第一战神徐大将军的事迹呢。”朱政眨眨眼答道。
“是啊,可惜现在他的身子骨不太行了……”朱元璋满心感慨地点点头。
就在这当口,
魏国公府早已收到锦衣卫的消息,立刻大开中门。
只见徐达硬撑着病躯,带着家眷奴仆齐刷刷列队相迎,恭敬万分地叩首礼拜:
“参见陛下,陛下圣寿无疆!!”
看到这般情况,朱元璋忍不住责怪:
“天德啊,这是何苦?你身子本就欠佳,快起来吧。
咱们这么多年的老交情,这些虚礼又何必在意?!”听到这话,脸色枯槁的徐达依旧摇头不肯站起。
“上下之礼焉能轻易废弃!臣绝不敢有丝毫僭越呀,咳咳……”
朱元璋只能无奈叹息:“唉,你这人哪,始终都是如此固执……”
朱元璋轻叹一声,背负双手淡应道:“朕尚安康。”
说罢,连忙摆手示意伏地跪拜的徐达长子徐允恭。
“还不速将你父扶起?咱们到园中交谈。”
“遵命!”
徐允恭应声而起,小心翼翼地将徐达搀扶起来。
随之挥手遣散左右随从。
朱元璋等人便往临近的花园行去。
一路上,朱政安静地伴随在朱元璋身旁,不时悄悄观察步履维艰、形体瘦削的徐达。
这位开创大明的首功之臣徐达大将军,
即便于后世,亦享有赫赫威名。
他家境贫寒,潦倒之际即追随朱元璋左右,浴血奋战、屡战屡胜。
在朱元璋剪除各地豪强,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
常年担当军队主帅之职,
建立了惊天动地的功勋,军事才能卓越超群,
实乃大明军界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常遇春过世后,他更是毋庸置疑的大明军界第一人。
现今大明百万精兵中,近半数曾是他的部下。
而且,他的品德十分优秀,
虽然隶属淮西功贵一派,但不同于其他功臣,
清廉自律,没有可责之处,
是少数未遭朱元璋杀戮的开国功臣之一。
能够说,徐达在大明军中的声望,无人能及。
堪称大明帝国的军神!
纵使他已经暮气沉沉,体弱难支……
即便口齿脱落……
纵使已无力披甲上马……
但他只要立于战场,便可阻挡千军万马!
因在他身后,百万大明将士必定奋不顾身,追随冲锋。
可惜岁月不饶人,英雄终有迟暮之时。
看此刻徐达衰颓的神情,
恐怕其性命已如油尽灯枯,药物无法挽回了。
非人力可以扭转……
朱政不由得感慨叹息了一声。
然而这时,
他忽然察觉异常,不禁转身望去。
只见一个模样俊美、俏皮可爱的小女孩,
正躲在徐达背后偷瞄他,目光炽热,俨然一副迷妹模样……
这也并不令人奇怪。
【龙章凤姿】这一天赋赋予了朱政与生俱来的绝佳容颜,
令人不由心生喜爱。
尤其对于女性而言,颇具吸引力!
此刻。
被朱政瞧见的小姑娘顿时满面通红,
却依旧未曾躲藏,仍然紧紧盯着朱政注视。
稍作犹豫后,
小姑娘壮着胆子走到朱政面前,克服害羞开口问道:
“我叫徐妙锦,请问你尊姓大名?”
“嗯?徐妙锦?”
朱政闻之不由一愣。
继而饶有兴趣地端详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已初露佳人之态的徐妙锦,心中暗自琢磨。
若记忆无误的话……
这位徐妙锦可非凡品。
她拒绝了朱棣,宁愿出家为尼,
也不接受朱棣封她为皇后的诏令。
实乃一代奇女子!
此刻,朱政不过是个尚未长成的小孩子。
他对徐妙锦的出现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仅仅是稍微有些惊讶。
\"我叫朱政!\"他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随即就不再搭理。
然而,徐妙锦却对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又长相俊俏的少年颇为感兴趣。
作为徐达晚年得来的掌上明珠,徐妙锦的年纪确实不大,仅比朱政年长两岁。
平日里,家中的兄弟姐妹皆比她年长许多,因此她总是独处玩耍,鲜少有玩伴。
于是见到朱政这样一位同龄人,徐妙锦内心欢喜不已,自然而然地想与他亲近。
当即,她热情洋溢地提议道:\"咱们一起玩过家家吧?我当母亲,你当儿子好不好?\"
听闻此言,朱政忍不住白了她一眼,断然拒绝:\"没兴趣,不玩!\"
这一决绝的回绝,让徐妙锦顿时噘起嘴,随后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呜呜呜……\"哭声引得一旁休息的朱元璋、徐达等人闻声而动。
\"哈哈,这哭声莫不是妙锦?听说已经五六岁了吧?\"朱元璋带着笑意询问。
\"是的,妙锦今年刚好五岁。
\"徐达应答着。
“然而我明确拒绝了这种无稽之谈,我不是什么圣人的后代。
我的根就在那最基层、最贫困的百姓之间,
这一点,永远不能忘怀,不敢懈怠!”
“出身低微却赢得天下!
这不是羞耻,而是我最为引以为傲之事!”
朱政听罢心中敬重,由衷地说道:
“爷爷才是真正的豪杰,英雄!”
朱元璋微微笑着抚摸朱政的头,缓缓道:
“这些肺腑之言并非炫耀,而是希望你铭记。
万不可看轻穷人,亦不可忽视他们的力量!
他们是这个国家最为根本的依托!
需始终以百姓为先,爱民若己子!
能做到这点,未来必将势不可挡!”
朱政点头承诺:
“爷爷安心,孙儿必定铭刻在心!”
朱政深知,老朱所言绝非空谈,而是切实行动。
例如颁布《大诰》,允许平民进京诉状,
沿途官员严禁阻拦,违令者死罪不赦!
另外,遇到灾荒之年,
他还下令官府不但要救济百姓,
还要出资赎回被卖掉的孩子送还其父母,使之团圆。
诸如此类举措还有很多……
纵观古今帝王,少有像老朱这般为百姓谋福利之人。
这表明他确确实实不愿意看到庶民受苦受难。
“麟儿理解即可,遗憾的是有些人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应和。
随即似乎想到某些事,冷哼一声:
“总有人企图掠夺本就稀薄的民脂民膏,肆意盘剥!
对于这样的恶徒,我们需要运用雷霆般的手段,彻底铲除其存在!!\"
最近这段时期,
老朱隐约觉得税制可能存在问题。
他已经暗派锦衣卫调查核实。
只愿结果无差错,否则定不会轻易放过。
朱政听懂这话中的意味深长,
心里明白老朱已然动怒,将有人遭受劫难。
但他只是暗自叹息,没有再追问下去。
就这样,二人边吃早餐,边感受着难得的市井生活气息,还轻松地说笑几句。
没多久,两人就把两碗汤和四个芝麻烧饼吃得干干净净。
朱元璋起身,牵着朱政的手往外走。
“客官请慢走,希望日后多多关照啊!”小摊老板连忙热情招呼。
旁边卖饼的老者也朝着他们微笑点头。
老朱心情不错,目光却扫到了那老者身旁穿着露趾草鞋、略显邋遢的小姑娘。
他心里默默叹口气,伸手把蒋瓛叫过来吩咐:“给他们一些赏钱吧。”
话音刚落,他也不回头再看,拉着朱政转身离去。
蒋瓛思忖了一下,从袖袋里拿出一个十两的银元宝,快步走到那小姑娘前,将银元宝放在她手中,说:“拿着吧,这是给你的赏钱。
待会儿忙完了,让你爷爷给你买双新鞋。”
那小姑娘茫然地接过银子,抬头不知所措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而旁边的老人见此场景大吃一惊,慌忙摇头摆手道:“这怎么敢收呢?实在是太多啦,我一个小老头子如何承受得起啊......”说着,还想把银元宝从小姑娘手里拿出来还给蒋瓛。
可蒋瓛却坚持不要。
他笑着微微一低头,眼睛望向朱元璋远去的方向低声说:“拿着吧,是皇爷赏你的。”
“什么?是洪武爷?”老人一下子震惊了。
呆呆地看着朱元璋带着孙子渐渐走远的背影。
他突然身体发抖,老泪纵横。
瞬间反应过来的老人急忙拉住自己孙女,“砰”的一声跪倒在地上。
连连磕头不止,并哽咽着喊道:
“草民谢主隆恩!吾皇万岁,千秋福泽啊!!”
此时此刻,朱元璋与朱政吃饱喝足之后,上午游玩得还算尽兴,也就没有继续耽搁。
不一会儿便来到今日出宫的目的地——
大功坊,魏国公府。
看着面前高挂的牌匾,朱政顿时明白了:“爷爷,原来您要带我来看的大将军,说的是徐达大将军啊!!”
朱元璋哭笑不得:“哟,你个小鬼,还认识徐达?”
“当然认得啊,宫里的禁军还有跟我都常常说起过大明第一战神徐大将军的事迹呢。”朱政眨眨眼答道。
“是啊,可惜现在他的身子骨不太行了……”朱元璋满心感慨地点点头。
就在这当口,
魏国公府早已收到锦衣卫的消息,立刻大开中门。
只见徐达硬撑着病躯,带着家眷奴仆齐刷刷列队相迎,恭敬万分地叩首礼拜:
“参见陛下,陛下圣寿无疆!!”
看到这般情况,朱元璋忍不住责怪:
“天德啊,这是何苦?你身子本就欠佳,快起来吧。
咱们这么多年的老交情,这些虚礼又何必在意?!”听到这话,脸色枯槁的徐达依旧摇头不肯站起。
“上下之礼焉能轻易废弃!臣绝不敢有丝毫僭越呀,咳咳……”
朱元璋只能无奈叹息:“唉,你这人哪,始终都是如此固执……”
朱元璋轻叹一声,背负双手淡应道:“朕尚安康。”
说罢,连忙摆手示意伏地跪拜的徐达长子徐允恭。
“还不速将你父扶起?咱们到园中交谈。”
“遵命!”
徐允恭应声而起,小心翼翼地将徐达搀扶起来。
随之挥手遣散左右随从。
朱元璋等人便往临近的花园行去。
一路上,朱政安静地伴随在朱元璋身旁,不时悄悄观察步履维艰、形体瘦削的徐达。
这位开创大明的首功之臣徐达大将军,
即便于后世,亦享有赫赫威名。
他家境贫寒,潦倒之际即追随朱元璋左右,浴血奋战、屡战屡胜。
在朱元璋剪除各地豪强,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
常年担当军队主帅之职,
建立了惊天动地的功勋,军事才能卓越超群,
实乃大明军界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常遇春过世后,他更是毋庸置疑的大明军界第一人。
现今大明百万精兵中,近半数曾是他的部下。
而且,他的品德十分优秀,
虽然隶属淮西功贵一派,但不同于其他功臣,
清廉自律,没有可责之处,
是少数未遭朱元璋杀戮的开国功臣之一。
能够说,徐达在大明军中的声望,无人能及。
堪称大明帝国的军神!
纵使他已经暮气沉沉,体弱难支……
即便口齿脱落……
纵使已无力披甲上马……
但他只要立于战场,便可阻挡千军万马!
因在他身后,百万大明将士必定奋不顾身,追随冲锋。
可惜岁月不饶人,英雄终有迟暮之时。
看此刻徐达衰颓的神情,
恐怕其性命已如油尽灯枯,药物无法挽回了。
非人力可以扭转……
朱政不由得感慨叹息了一声。
然而这时,
他忽然察觉异常,不禁转身望去。
只见一个模样俊美、俏皮可爱的小女孩,
正躲在徐达背后偷瞄他,目光炽热,俨然一副迷妹模样……
这也并不令人奇怪。
【龙章凤姿】这一天赋赋予了朱政与生俱来的绝佳容颜,
令人不由心生喜爱。
尤其对于女性而言,颇具吸引力!
此刻。
被朱政瞧见的小姑娘顿时满面通红,
却依旧未曾躲藏,仍然紧紧盯着朱政注视。
稍作犹豫后,
小姑娘壮着胆子走到朱政面前,克服害羞开口问道:
“我叫徐妙锦,请问你尊姓大名?”
“嗯?徐妙锦?”
朱政闻之不由一愣。
继而饶有兴趣地端详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已初露佳人之态的徐妙锦,心中暗自琢磨。
若记忆无误的话……
这位徐妙锦可非凡品。
她拒绝了朱棣,宁愿出家为尼,
也不接受朱棣封她为皇后的诏令。
实乃一代奇女子!
此刻,朱政不过是个尚未长成的小孩子。
他对徐妙锦的出现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仅仅是稍微有些惊讶。
\"我叫朱政!\"他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随即就不再搭理。
然而,徐妙锦却对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又长相俊俏的少年颇为感兴趣。
作为徐达晚年得来的掌上明珠,徐妙锦的年纪确实不大,仅比朱政年长两岁。
平日里,家中的兄弟姐妹皆比她年长许多,因此她总是独处玩耍,鲜少有玩伴。
于是见到朱政这样一位同龄人,徐妙锦内心欢喜不已,自然而然地想与他亲近。
当即,她热情洋溢地提议道:\"咱们一起玩过家家吧?我当母亲,你当儿子好不好?\"
听闻此言,朱政忍不住白了她一眼,断然拒绝:\"没兴趣,不玩!\"
这一决绝的回绝,让徐妙锦顿时噘起嘴,随后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呜呜呜……\"哭声引得一旁休息的朱元璋、徐达等人闻声而动。
\"哈哈,这哭声莫不是妙锦?听说已经五六岁了吧?\"朱元璋带着笑意询问。
\"是的,妙锦今年刚好五岁。
\"徐达应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