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养马地
热门推荐:
菩提老祖传
篮坛:我在NBA加点成超巨
万妖之尊欠初恋一个告别
剑荡诸天万界
征战八年龙王回归
千年女鬼为我所用
末世被赶出家门,我反手打造堡垒
穿越三国开局获得五神将
异能迷雾之混沌危机
中国古代有六大养马地。
一、西北养马区:五星
这一地区包括古代西域,草原丰美,各族人民历来以畜牧为生,盛产良马。2000多年来即为中国主要的良马资源地。陕西、甘肃地区养马也有悠久历史。公元前约900年,非子在汧、渭之野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成为秦国的始祖,秦马也因此有名。以后汉、唐时的大型国营养马场,即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
代表马种:河曲马、大宛马
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耐重(可驮运100~150公斤、单套大车可拉500公斤重物),持久力较强(最大负重下可日行50公里),疲劳恢复快。秦穆公为周天子所牧的就是河曲马,秦始皇统一六国所用骑兵的战马也是河曲马。
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大宛马是西域最出名的马种,也是人们常说的汗血马。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它不仅是战争的利器,更是古代帝王乘坐的首选。李世民昭陵六骏中的“什伐赤”、“特勒骠”即为大宛马。
二、塞北养马区:五星
战国以后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在塞北相继兴起,拥有庞大的马群。通过民族间的贸易、战争和迁移,这一地区的大量马匹自周、秦以来不断传入中原。如唐代在北边设马市,贡马有的甚至来自贝加尔湖一带。明、清宣化、大同等边塞重镇每年向塞外市马定额达3.4万匹。从辽、金、元到清代,察哈尔草原都是主要的养马地。
代表马种:蒙古马
蒙古马,相比欧洲马、大宛马的高大健壮,蒙古马虽然比较矮小,但胜在皮厚毛粗、耐受力极强,不但可以连续行军几昼夜,而且还能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这在蒙古第二次西征中敢于在冬季发动攻势,蒙古马耐严寒的优势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且蒙古马能在雪地里觅食,士兵还可以靠母马的马奶充饥,极大地减轻了后勤补给的压力。
蒙古铁骑的机动性天下无双,就得益于蒙古马,蒙古骑兵不但能一边作战一边行军,而且每天都能推进80公里,相比欧洲骑士的单纯行军距离多了将近一半。
三、西南产马区:三星
包括xZ地区,西南地区养马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巴蜀商贾已在这里进行马匹和其他畜产贸易。东汉曾在四川、云南设置马苑。西南马适于山区生态环境,不乏名贵良马,但作军用多不及北方马。据《桂海虞衡志·兽志》记载,南方所产“果下马”,高不逾三尺,以广东德庆所产最佳。
代表马种:大理马、蜀马
大理马,体型矮小紧凑,行动灵敏。四肢结实,筋腱发育良好,属兼用型驮乘马种。
蜀马,体型较小,擅走山路。唐代李匡乂《资暇集》卷中说:“以其便於难路,号为蜀马。”
四、东北养马区:四星
东北养马区包括现在的东北地区以及古代的幽云十六州,春秋、战国时的东胡及继起的鲜卑、乌桓,都是骑猎部族。鲜卑东面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人以营农为主,也产名马。契丹、女真族先后建立辽、金后,曾设有宏大的群牧组织。辽国养马达百余万匹,金世宗时仅7处群牧所养马就达47万匹。近代因大量移民关外垦殖,迫切需要畜力,东北三省成为近百年来全国马数最多的地区。
代表马种:吉林马、黑龙江马、东北挽马
吉林马,吉林马力速兼备,轻快灵活,适应性强,耐粗饲,持久力强,容易饲养和驾驭,八旗兵所用马匹多是该马种。
黑龙江马,体型稍轻,抗寒力强,体质结实,较干燥,有悍威。
东北挽马,它是在蒙古马基础上,用轻型马品种和重型品种杂交育成。所以东北挽马的挽用工作能力较强,体质结实,适合农用。
五、中原养马区:二星
中原自古车骑驰逐,养马颇盛,唐代在河东(今山西)设有牧监,“马产甚蕃”,但由于长期缺乏优良马种,此地所养之马一般作为民用,除了宋朝。宋朝由于缺少优良的养马之地,所以其所设牧监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全盛时多达14处。但这些牧监大多经营欠善,以致衰落不堪。明代的官马民牧,也主要都在这里推行。清代禁止民间养马,加之人口日繁、牧地不足,中原养马业才一蹶不振。
六、东南养马区:一星
中国素有“南船北马”之说,东南地区养马业不发达,但也并非绝对不宜养马。如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因战车需要,马匹一度发展很快。自唐至宋代,都曾在南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建立养马场。明初在江淮之间和苏南地区兴办牧监达14处,在中国南方历史上是空前的。
这些养马地邢承恩也就是看看小艺的资料过过眼瘾,自己目前唯一能染指的只能是济州岛,没有其他的地方。
蒙古崛起是建立在养马产业优势上的,没有这个产业优势,其他都无从谈起。
邢承恩并不知道游牧骑兵和农耕骑兵消耗,但是中原地区养马显然更依赖粮食而青饲料比例较低,所以中原地区养兵和养马都是消耗国家能够征集到的粮食,骑兵多步兵就少,这决定了骑兵数量的上限。
蒙古骑兵则是另一种生态,成吉思汗征讨花拉子模,前一年大军就到了,但是没有直接攻击,而是在撒马尔罕附近磨蹭掉了整个春天和夏天,等着马长膘。
为什么要等那么久?当时的蒙古统帅注意到,决定胜负的不是人的多少,甚至也不是马的多少,而是骑兵整体蕴含的能量多少。
他们在耐心地等待马匹充电,以达到最佳的能量状态。
这一点有点类似能量空战理论。所以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对手骑兵的战马更大更快,但是在整体能量方面,总是比蒙古骑兵疲软得多,只能进行有限的机动作战(通常就是冲锋)。
蒙古至少在战争早期是利用四处草原上的牧草在保持能量优势。
如何收集并合理周转马力,以总体战方式压到对手,这套方法大概到了成吉思汗这一代是琢磨清楚了,所以蒙古人始终保持强劲的机动力对抗疲惫的对手,得手后再回去补充能量。
如果说蒙古军有什么弱点,就是其马群修整的时间较之农业地区骑兵的战马更慢,通常需要几个月。
只有一匹马的骑兵在长途行军时相对于步兵的优势也有限。如果把马看做一节可充电池,马越多,整体储存的能量就越大,通过合理分配这些能量而获得的行动自由也越大,马少的国家就没有周转的余地而行动自由较少。
在化学能出现在战场并成熟前,马匹蕴含的总能量,对于胜负往往是决定性的。
当然,如何管理与运用好这么多马,让其能量有序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马越来越瘦,却不至于死亡太多,是一项极为复杂课题。
成吉思汗应该是在与他的把兄弟的联盟与内讧中,学到并发展了这套方法,这套方法显然是艰深、复杂不易操作的,以至于后世的黄金家族似乎也不太会玩了。
一场理想的蒙古式战争,就是一场整体战,整个战争机器都在马背上,通过不断周转手头的马匹,渐渐把储备的巨大能量释放,而能量较低的对手则被拖死,即使很多蒙古兵最后下马充作步兵或者步弓,但是马力作为一种能量,在战役中转化为机动力的关键作用已经发挥出来了。
这种能量多寡,与后世的的化学能一样,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只是化学能以火力的方式表现出来,更直观而容易理解。
而马力转化的机动力,对胜负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运用难度很大,更多是在战役其间不断积累小优势形成大优势,积累小主动变为大主动。
所以,表面上蒙古人少,其大军却具有压倒性的能量优势,在早期,这种优势表现为大大小小的高机动军事调遣上。
这种能量使得蒙古指挥官总是有更多选择,要么如表面上看到的,反复冲锋骑射等待敌人出错。
要么则是一次战役级别的合围,要么派出无数分队偷袭敌后方补给线,要么进行战略级别的包抄。
蒙古总是能找到对手部署的弱点、后勤的弱点、联盟间的弱点,他们总是出现在弱点附近,而蒙古的敌人只具备老一套战术,表面人多,但是战争机器是很虚弱的。
要么盼着一次决定性的重骑兵冲锋冲垮蒙古人,要么躲在坚城后面死守。
如果在作战地图上把双方在战役其间的行动路线画出来,一定会发现,蒙古人走过的线路是无数密密麻麻的线条,对手的机动则粗放而较短。
每一名士兵行军路程相加的总里程上,蒙古人一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蒙古大军不一定是魔鬼,但是他们一定走的比较勤。
当然,蒙古这套战法的基础是产业优势,没有基础产业是学不了的,蒙古灭南宋的战役已经绕到大理了。
可以说蒙古将马多优势发挥到了战略层面,前一年还在与金国争锋后一年就去中亚横行。
简直是中世纪的摩托化行军,而且随时可以利用草原补充燃料。相对来说,中原王朝每次远征都是后勤部门的灾难,很难持久。
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比拼机动能力。
机动能力还会带来很多衍生的优势,比如情报和通讯的优势。花拉子模以间谍的名义杀蒙古使者,估计不完全是贪图财宝。
蒙古一定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情报网和最优秀的探子,他们趴在高原上对四面各国的情况时刻关注。
你要去问宋朝中亚有哪些国家,可能知道西辽,再远大概率不知道的。
蒙古人马背上的商队不断四面行商同时做参谋旅行,对地缘政治和军事部署进行观察和研究,这里战役没打完已经在做下一场战役准备了,简直就是在打信息化的战争,而蒙古军分兵出击,有时候甚至上几千里的迂回,其各部队的协调总是出奇的强。
以现代的视野看,蒙古的军事优势就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的产业基础上的,如同坦克工业催生了二战中无法阻挡的新战术,要对抗这种新战术,就先得有同等级的产业。
对于宋或者其他当时的国家而言,并不存在一种以农业国方式撼动蒙古产业优势的办法。
邢承恩也想不出来好办法,自己知道蒙古在不适合机动的正面战场输的不少,当然野狐岭是个例外。
攻城战也并不出色,但是只要给了他们机动的有利地形,基本上不会输。
邢承恩在小艺面板上查到能和蒙古骑兵碰撞并全歼的就是马木留克了。
与蒙古人相比,这些马木留克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远战远射更准,近战刀法更出色,尤其是装备,清一色锁子甲,钢头盔。
一、西北养马区:五星
这一地区包括古代西域,草原丰美,各族人民历来以畜牧为生,盛产良马。2000多年来即为中国主要的良马资源地。陕西、甘肃地区养马也有悠久历史。公元前约900年,非子在汧、渭之野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成为秦国的始祖,秦马也因此有名。以后汉、唐时的大型国营养马场,即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
代表马种:河曲马、大宛马
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耐重(可驮运100~150公斤、单套大车可拉500公斤重物),持久力较强(最大负重下可日行50公里),疲劳恢复快。秦穆公为周天子所牧的就是河曲马,秦始皇统一六国所用骑兵的战马也是河曲马。
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大宛马是西域最出名的马种,也是人们常说的汗血马。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它不仅是战争的利器,更是古代帝王乘坐的首选。李世民昭陵六骏中的“什伐赤”、“特勒骠”即为大宛马。
二、塞北养马区:五星
战国以后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在塞北相继兴起,拥有庞大的马群。通过民族间的贸易、战争和迁移,这一地区的大量马匹自周、秦以来不断传入中原。如唐代在北边设马市,贡马有的甚至来自贝加尔湖一带。明、清宣化、大同等边塞重镇每年向塞外市马定额达3.4万匹。从辽、金、元到清代,察哈尔草原都是主要的养马地。
代表马种:蒙古马
蒙古马,相比欧洲马、大宛马的高大健壮,蒙古马虽然比较矮小,但胜在皮厚毛粗、耐受力极强,不但可以连续行军几昼夜,而且还能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这在蒙古第二次西征中敢于在冬季发动攻势,蒙古马耐严寒的优势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且蒙古马能在雪地里觅食,士兵还可以靠母马的马奶充饥,极大地减轻了后勤补给的压力。
蒙古铁骑的机动性天下无双,就得益于蒙古马,蒙古骑兵不但能一边作战一边行军,而且每天都能推进80公里,相比欧洲骑士的单纯行军距离多了将近一半。
三、西南产马区:三星
包括xZ地区,西南地区养马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巴蜀商贾已在这里进行马匹和其他畜产贸易。东汉曾在四川、云南设置马苑。西南马适于山区生态环境,不乏名贵良马,但作军用多不及北方马。据《桂海虞衡志·兽志》记载,南方所产“果下马”,高不逾三尺,以广东德庆所产最佳。
代表马种:大理马、蜀马
大理马,体型矮小紧凑,行动灵敏。四肢结实,筋腱发育良好,属兼用型驮乘马种。
蜀马,体型较小,擅走山路。唐代李匡乂《资暇集》卷中说:“以其便於难路,号为蜀马。”
四、东北养马区:四星
东北养马区包括现在的东北地区以及古代的幽云十六州,春秋、战国时的东胡及继起的鲜卑、乌桓,都是骑猎部族。鲜卑东面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人以营农为主,也产名马。契丹、女真族先后建立辽、金后,曾设有宏大的群牧组织。辽国养马达百余万匹,金世宗时仅7处群牧所养马就达47万匹。近代因大量移民关外垦殖,迫切需要畜力,东北三省成为近百年来全国马数最多的地区。
代表马种:吉林马、黑龙江马、东北挽马
吉林马,吉林马力速兼备,轻快灵活,适应性强,耐粗饲,持久力强,容易饲养和驾驭,八旗兵所用马匹多是该马种。
黑龙江马,体型稍轻,抗寒力强,体质结实,较干燥,有悍威。
东北挽马,它是在蒙古马基础上,用轻型马品种和重型品种杂交育成。所以东北挽马的挽用工作能力较强,体质结实,适合农用。
五、中原养马区:二星
中原自古车骑驰逐,养马颇盛,唐代在河东(今山西)设有牧监,“马产甚蕃”,但由于长期缺乏优良马种,此地所养之马一般作为民用,除了宋朝。宋朝由于缺少优良的养马之地,所以其所设牧监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全盛时多达14处。但这些牧监大多经营欠善,以致衰落不堪。明代的官马民牧,也主要都在这里推行。清代禁止民间养马,加之人口日繁、牧地不足,中原养马业才一蹶不振。
六、东南养马区:一星
中国素有“南船北马”之说,东南地区养马业不发达,但也并非绝对不宜养马。如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因战车需要,马匹一度发展很快。自唐至宋代,都曾在南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建立养马场。明初在江淮之间和苏南地区兴办牧监达14处,在中国南方历史上是空前的。
这些养马地邢承恩也就是看看小艺的资料过过眼瘾,自己目前唯一能染指的只能是济州岛,没有其他的地方。
蒙古崛起是建立在养马产业优势上的,没有这个产业优势,其他都无从谈起。
邢承恩并不知道游牧骑兵和农耕骑兵消耗,但是中原地区养马显然更依赖粮食而青饲料比例较低,所以中原地区养兵和养马都是消耗国家能够征集到的粮食,骑兵多步兵就少,这决定了骑兵数量的上限。
蒙古骑兵则是另一种生态,成吉思汗征讨花拉子模,前一年大军就到了,但是没有直接攻击,而是在撒马尔罕附近磨蹭掉了整个春天和夏天,等着马长膘。
为什么要等那么久?当时的蒙古统帅注意到,决定胜负的不是人的多少,甚至也不是马的多少,而是骑兵整体蕴含的能量多少。
他们在耐心地等待马匹充电,以达到最佳的能量状态。
这一点有点类似能量空战理论。所以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对手骑兵的战马更大更快,但是在整体能量方面,总是比蒙古骑兵疲软得多,只能进行有限的机动作战(通常就是冲锋)。
蒙古至少在战争早期是利用四处草原上的牧草在保持能量优势。
如何收集并合理周转马力,以总体战方式压到对手,这套方法大概到了成吉思汗这一代是琢磨清楚了,所以蒙古人始终保持强劲的机动力对抗疲惫的对手,得手后再回去补充能量。
如果说蒙古军有什么弱点,就是其马群修整的时间较之农业地区骑兵的战马更慢,通常需要几个月。
只有一匹马的骑兵在长途行军时相对于步兵的优势也有限。如果把马看做一节可充电池,马越多,整体储存的能量就越大,通过合理分配这些能量而获得的行动自由也越大,马少的国家就没有周转的余地而行动自由较少。
在化学能出现在战场并成熟前,马匹蕴含的总能量,对于胜负往往是决定性的。
当然,如何管理与运用好这么多马,让其能量有序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马越来越瘦,却不至于死亡太多,是一项极为复杂课题。
成吉思汗应该是在与他的把兄弟的联盟与内讧中,学到并发展了这套方法,这套方法显然是艰深、复杂不易操作的,以至于后世的黄金家族似乎也不太会玩了。
一场理想的蒙古式战争,就是一场整体战,整个战争机器都在马背上,通过不断周转手头的马匹,渐渐把储备的巨大能量释放,而能量较低的对手则被拖死,即使很多蒙古兵最后下马充作步兵或者步弓,但是马力作为一种能量,在战役中转化为机动力的关键作用已经发挥出来了。
这种能量多寡,与后世的的化学能一样,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只是化学能以火力的方式表现出来,更直观而容易理解。
而马力转化的机动力,对胜负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运用难度很大,更多是在战役其间不断积累小优势形成大优势,积累小主动变为大主动。
所以,表面上蒙古人少,其大军却具有压倒性的能量优势,在早期,这种优势表现为大大小小的高机动军事调遣上。
这种能量使得蒙古指挥官总是有更多选择,要么如表面上看到的,反复冲锋骑射等待敌人出错。
要么则是一次战役级别的合围,要么派出无数分队偷袭敌后方补给线,要么进行战略级别的包抄。
蒙古总是能找到对手部署的弱点、后勤的弱点、联盟间的弱点,他们总是出现在弱点附近,而蒙古的敌人只具备老一套战术,表面人多,但是战争机器是很虚弱的。
要么盼着一次决定性的重骑兵冲锋冲垮蒙古人,要么躲在坚城后面死守。
如果在作战地图上把双方在战役其间的行动路线画出来,一定会发现,蒙古人走过的线路是无数密密麻麻的线条,对手的机动则粗放而较短。
每一名士兵行军路程相加的总里程上,蒙古人一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蒙古大军不一定是魔鬼,但是他们一定走的比较勤。
当然,蒙古这套战法的基础是产业优势,没有基础产业是学不了的,蒙古灭南宋的战役已经绕到大理了。
可以说蒙古将马多优势发挥到了战略层面,前一年还在与金国争锋后一年就去中亚横行。
简直是中世纪的摩托化行军,而且随时可以利用草原补充燃料。相对来说,中原王朝每次远征都是后勤部门的灾难,很难持久。
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比拼机动能力。
机动能力还会带来很多衍生的优势,比如情报和通讯的优势。花拉子模以间谍的名义杀蒙古使者,估计不完全是贪图财宝。
蒙古一定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情报网和最优秀的探子,他们趴在高原上对四面各国的情况时刻关注。
你要去问宋朝中亚有哪些国家,可能知道西辽,再远大概率不知道的。
蒙古人马背上的商队不断四面行商同时做参谋旅行,对地缘政治和军事部署进行观察和研究,这里战役没打完已经在做下一场战役准备了,简直就是在打信息化的战争,而蒙古军分兵出击,有时候甚至上几千里的迂回,其各部队的协调总是出奇的强。
以现代的视野看,蒙古的军事优势就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的产业基础上的,如同坦克工业催生了二战中无法阻挡的新战术,要对抗这种新战术,就先得有同等级的产业。
对于宋或者其他当时的国家而言,并不存在一种以农业国方式撼动蒙古产业优势的办法。
邢承恩也想不出来好办法,自己知道蒙古在不适合机动的正面战场输的不少,当然野狐岭是个例外。
攻城战也并不出色,但是只要给了他们机动的有利地形,基本上不会输。
邢承恩在小艺面板上查到能和蒙古骑兵碰撞并全歼的就是马木留克了。
与蒙古人相比,这些马木留克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远战远射更准,近战刀法更出色,尤其是装备,清一色锁子甲,钢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