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拭目以待

鼎定河山 第二百三十四章 拭目以待

    冯过还真不是胡乱奉承。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传胪大典授予进士之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这次朝考主要为了选拔庶吉士。庶吉士要入常馆进一步深造。没有录取为庶吉士的进士授官,其品级主要是六、七品,所授的官以两种形式最多:一是部院的主事,司级官里的最低官,正六品;二是授予知县,正七品。

    知县和主事的缺额最多,而且都属于学习阶段,进士授知县也是授一些简缺的知县,三年以后调同省缺分较重要的县任知县。这是进士大多数人的任官情况,也有授其他官职的。

    虽说中了进士都会授官,但大定“冗官”现象严重,由于待选官比较多,因此也会出现待缺现象。

    陈亮虽然桀骜不驯,以布衣身分,连上五疏,由于奏疏直言不讳,遭到了当道者的忌恨,更是得罪了官家,但其才气超迈、志量非凡,实乃国士者也。

    这样一个在朝野间俱有名望的风流人物,且身具才华,即便有不容其者亦不好明里打压,皇帝也不好将他的名次列至末等,即便不能位列一鼎甲,二甲居前定是有的。

    至于“东京梦华报”,冯过想着的是将它办成一份文学期刊,汴京名士云集,只要肯花心思不愁约不到稿,至少资哲这位国子监祭酒就可以好好“利用”的嘛。当然,他只提出大方向,实际操作还得靠冯去疾。

    无语的是,最关键的一点他竟是从未考虑过,那就是自己能不能留京。或者,这便是自信?!

    四月十二日,早朝后,崇宁帝来到集英殿,内阁三位辅臣蔡京、赵挺之及费宏各执数份试卷同入。

    常佶挥挥手:“有烦三位阁老了。”

    三人应了一声,首辅蔡京率先读卷。

    殿试的第三天有一个“读卷”仪式,读卷官们东西序立,然后按官职的高低依次跪在御前读卷。每读完一份,即由司礼监官将试卷呈于御案。视皇帝之旨决定是否继续读卷,直到下旨免读。读卷结束后,读卷官们退门外候旨。

    殿试读卷是判定考生殿试策问之优劣等第的过程,是殿试排名的决定性环节。严格把控殿试读卷能挑选出来真正优秀之才,从而保证不会有舞弊的情况出现。

    定初,皇帝对国家各个方面的把控达到极致,皇权在读卷环节有绝对的威慑力。

    但随着大定皇权的逐渐削弱,与内阁地位的提高,皇帝在殿试读卷环节的权力辐射范围受到限制,甚至出现了“去取之柄则在内阁”的局面。

    因殿试考生人数众多,皇帝不可能亲自批阅所有试卷,故任命有才学的大臣为读卷官。

    为保证阅卷质量,防止读卷官作弊,减小阁臣在阅卷环节的影响力,皇帝针对阅卷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对殿试阅卷的规则进行了完善。

    仁宗以前,试卷转送及读卷官阅卷程序并不十分严格。

    按例,读卷官应将所阅之卷分为三个等次,汇总后由一等中选出进读的一甲试卷。但在将试卷分送各读卷官以前,阁臣已提前将备选的一甲试卷选出,不会分送。其余试卷则分送到各读卷官处阅卷,并分为上一等、次二等两个等级。

    阅卷完毕后由内阁进行汇总,上一等定为二甲,次二等则定为三甲。进读的一甲试卷完全由阁臣决定,进一步讲,其实是由权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内阁读卷官掌握鼎甲人选的选择权。

    为革除其弊,保障殿试的公平性,礼部尚书席书建议,为防止殿试阅卷时发**弊现象,试卷应该“糊名混送”,鼎甲三名的人选亦应由众读卷官共同商议决定。

    此外,他还向仁宗建议,“弥封官不得预送,读卷官退朝直宿礼部”,不得回宿私第。

    起初仁宗并未同意,但席书坚持再次上疏,陈述利弊,最终征得皇帝同意,并将“弥封官不得预送”、“读卷官退朝直宿礼部”着为令。

    读卷官向皇帝进读的试卷是拟定备选的鼎甲试卷,由皇帝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读卷官在阅卷过程中,先根据考生答策的内容,将试卷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从上等中选出一甲备选试卷,次日一早,再将备选试卷向皇帝进读,由皇帝确定鼎甲名次。

    在殿试读卷过程中,因为皇帝政务繁忙,大臣阅卷到预分三甲试卷这一环节,皇帝很难顾及。

    定初由于皇帝“治尚严峻”,弊端并未暴露,但随着内阁权力的扩大,一甲试卷的预备卷与二三甲进士名单,基本由阁臣决定。也就是说,殿试读卷与分甲定次环节,皇帝的权力辐射范围逐渐受到限制。

    仁宗天启五年之前,读卷官一直向皇帝进读一甲试卷三卷。而鼎甲人数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名,故皇帝仅对读卷官进呈的三卷试卷进行顺序上的调整,确定三人排名,并没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天启八年殿试,仁宗为改变阁臣决定鼎甲人选的局面,下令将试卷进读数量由三卷增至六卷。

    读卷官提前将六卷分为“优”与“稍优”两个等级,每等级各三卷,供世宗参考。进呈试卷数量的增加,扩大了皇帝在钦定鼎甲排名时的选择范围。

    天启十四年,世宗再次下令,将进读试卷进一步增加至十二卷。此后一直保持着进呈十二卷的定例。

    读卷官在提前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四卷。进呈后,世宗各览一周,评定甲次,在一甲三卷卷首各有批语。

    皇帝亲题批语,既是皇帝对殿试、对考生看重的表现,又是其博学、高明的体现。

    仁宗在品评试卷之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未完全按照读卷官所拟的试卷等次确定结果,鼎甲的人选与排名,完全由皇帝的“圣意”决定,读卷官的预排名仅起到参考作用。

    另外,仁宗皇帝还首创了殿试读卷官回避制度——若有子侄血属应试,读卷官理应主动奏请皇帝,申请回避。

    通过这种方式,皇帝改变了内阁操纵一甲人选的局面,在增强殿试的公平性的同时,达到了扩张殿试取士权的目的。

    内阁三位辅臣,一人读四卷,乃是在两日时间内从数百份试卷中遴选出来的,但今科这命题作文可容发挥的余地并不多,要想入选一鼎甲还需运气加持。

    皇帝静静的一直听三辅苏辙读罢,不置可否,笑着问:“依三位老大人所见,今科一鼎甲会是哪三人?”

    自是年逾古稀、三入内阁的政坛不老松蔡京回答:“试卷糊名,臣等不知。”

    常佶显得有些无奈:“你们倒知避嫌,也罢……”

    “联听闻永康陈同甫才识过人,名动天下,乃是南京会试第三,想来殿试是必名列前茅的。”皇帝似在自言自语:“还有那延平黄勉仲博学多才,精于礼经,名次定然不低。”

    三名阁老皆是默然不语,听着皇帝喃喃自语。

    皇帝在确定殿试甲次时,有时也掺杂着政治考量,甚至会为了朝堂的稳固,违背本心取士。

    有时皇会因考生姓名的隐含意义,将拟定的一甲名次进行变更。

    另外,鼎甲进士作为全体考生的表率,代表着整个官员群体的形象。因此,外观条件是否合格亦是确定一甲人选时需要考虑的条件之一。考生的才学甚佳,但如果外观条件不合格,亦有可能更改其排名。

    甚至,皇帝有时将梦的内容作为依据,确定殿试甲次。如洪武十八年殿试,初拟花纶为第一,练子宁、黄子澄分别为第二、三名。传胪前夜,太祖梦到“一巨钉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遂将花纶置为第三。进呈试卷中有一丁显,太祖因其姓氏“丁”与梦中“巨钉”相和,其名“显”形似日下丝缕,遂取丁显为第一。

    总而言之,殿试鼎甲排名的确定是皇帝和内阁、读卷官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终排名的因素有很多。

    内阁、读卷官的参与权虽不可忽视,但毋庸置疑,皇帝掌握最终的决定权,皇帝对鼎甲排名的确定是无条件的。从整体上看,大定殿试读卷各项规则的完善过程,就是皇帝的取士权扩张的过程。

    内阁辅臣皆是政坛老手,虽然平素少不得要与皇权“抗争”,这时却是任由皇帝“乾纲独断”。

    皇帝笑吟吟的说道:“上饶冯改之文采斐然,几阕词传唱天下,时文写的花团锦簇,更会写话本小说,那本《菜根谭》朕也读过,用笔辛辣、措词老到,委实不错。朕还听说此子只有十六岁,却连夺院试案首、乡试解元和南京会试第一,联若点其为状元,可就是‘连中三元’了。不过,联又听闻其有潘安之姿,若点为探花亦是一桩美谈。”

    “罢了,揭名吧。”

    内侍揭开糊名封条,皇帝看看读卷官推荐的一鼎甲试卷,稍一沉吟,乃笑道:“此般排名甚得联意,准了。”

    蔡京三人皆道:“圣上英明。”

    皇帝道:“填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