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四十八章 淮安郡王——李神通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四十八章 淮安郡王——李神通

    李神通,本名李寿,字神通,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唐太祖李虎的孙子,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得知堂兄李渊晋阳起兵,跟随平阳公主割据鄠县响应,进入长安后,拜光禄大夫、宗正卿、郑国公。唐朝建立后,授右翊卫大将军、淮安郡王,出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攻伐夏王窦建德,兵败被俘,逃脱回朝,迁河北道行台左仆射,随军平定刘黑闼和徐圆朗,拜左武卫大将军。唐太宗即位,授开府仪同三司,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获赠司空,谥号为靖,配享庙庭。

    李神通,年少时轻财尚义,居住在长安,恰逢李渊在太原起兵,隋官搜捕李渊的同族人,李神通便逃亡到鄠县山区南部,李神通与长安大侠史万宝、河东人裴积、柳崇礼等人起兵响应李渊。

    西域的胡族商人何潘仁进入司竹园为盗贼,拥有部众几万人,李渊第三女平阳公主派家奴马三宝去劝说何潘仁,和她一起去依附李神通。李神通和平阳公主、何潘仁合兵一处进攻鄠县,并将其攻克,李神通拥有部众超过一万人,于是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任命史万宝为副手、裴积为长史、柳崇礼为司马,任命隋朝东城县长令狐德棻为记室。等到李渊渡过黄河后,李神通和平阳公主、段纶各自派遣使者迎接李渊,李渊任命李神通为光禄大夫,李神通长子李道彦为朝请大夫,李神通随同李渊平定长安,任职为宗正卿,掌管宿卫兵马。

    李渊登基称帝,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爵位从郑国公进升为永康郡王,不久改封为淮安王,任命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唐朝在山东各路的兵马都接受他的节制,以黄门侍郎崔干为山东道安抚副使。

    李神通在魏县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抗不住,向东逃往聊城,李神通攻克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带兵追击宇文化及到聊城,并包围聊城。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因军中粮尽,于是请求投降,李神通不予接受,崔干请求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李神通说大军长期暴露在外,如今宇文化及军粮尽计穷,马上就能取胜,应当力战攻下聊城,夺其财物以奖赏将士,如果接受他投降,那么用什么来作赏赐军队的费用呢?”崔干说窦建德将要抵达,如果还没有平定宇文化及,内外受敌,我军必然失败,怎么还能贪图财物而不接受投降,李神通大怒,把崔干囚禁在军中。

    不久,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从济北运粮接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兵力逐渐恢复,于是又重新抵抗。李神通督率军队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登上城墙,李神通嫉妒他的功劳,收兵不战,赵君德发怒,大骂下了城墙,于是未能攻克。李神通分遣兵卒前往魏县搬取攻城器械,被莘县的武装人员打败,恰逢窦建德的军队即将抵达,李神通于是率军撤退。两天后,窦建德攻取聊城,军势日益强大,山东州县都闻风响应,全部尽归窦建德,窦建德带领十余万兵力奔赴洺州,李神通闻讯,率领各路兵马退守相州。窦建德攻陷洺州,再次率领兵马开赴相州,李神通闻讯,率领各路兵马到黎阳投奔李世积。窦建德攻陷黎阳,俘虏李神通和李世积、魏徵、唐高祖的妹妹同安公主等人,迁都洺州,将李神通安置在下博,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

    后来,李神通与同安公主等人一同,从窦建德处回到唐朝朝廷,唐军消灭窦建德,李神通再次担任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唐朝在洺州设置山东道行台,任命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尚书右仆射,李神通率领关内兵众到冀州,与李艺兵合。又征发邢、洺、相、魏、恒、赵等州兵众共计五万多人,与刘黑闼在饶阳城南交战,李神通大败,兵马和军需物资损失三分之二。

    朝廷派李神通率军攻打徐圆朗,秦王李世民攻打徐圆朗,夺取十几座城池,声势震动淮水、泗水地区,杜伏威很恐惧,请求入朝。李世民因淮河、济河之间已大致平定,让李神通与行军总管任瑰、李世积攻打徐圆朗,李神通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刘黑闼,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李神通虽未参加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但他素来与李世民关系友善,事发之前曾与李世民夜饮,并护送李世民返回府邸。唐太宗李世民与群臣当面议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食邑,命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唐太宗李世民说:“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

    唐太宗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李神通担任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食邑五百户,在长安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司空,谥号靖。唐太宗下诏让李神通与河间王李孝恭、郧节公殷开山、渝襄公刘政会配享唐高祖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