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四十九章 博陵郡公——崔民干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四十九章 博陵郡公——崔民干

    崔民干,又名崔干,字道贞,博陵郡安平县人,隋唐时期大臣,虞部侍郎崔叔重之子。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山东门阀世家,隋朝末年,凭借门荫入仕,担任醴泉县令。投降唐国公李渊,授相府主簿,迁黄门侍郎,跟随淮安王李神通安抚山东地区。贞观年间,曾任宋州和幽州的刺史,册封博陵郡公,加位上柱国。

    崔民干,出身博陵崔氏,崔民干的曾祖父是北魏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殿中、吏部二尚书崔孝芬,孝芬少时博学多才,曾受到北魏孝文帝的召见与赞赏,后来承袭其父崔挺的爵位,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多次率军击退南梁的进攻,平定泰山太守羊侃叛乱,南征北讨为北魏立下汗马功劳,崔孝芬不仅战功卓着,还与胡太后是亲家,其女与范阳卢道约之女卢令媛、陇西李瓒之女皆为胡太后之子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妃嫔。

    高欢攻灭尔朱氏,拥立傀儡皇帝元修即位,是为北魏孝武帝,自己则以大丞相的身份操控朝政,独揽大权。元修发动兵变夺权,兵败后逃往长安,齐献武王高欢进入洛阳,召集百官于永宁寺,收捕崔孝芬与尚书辛雄、杨机等孝武帝身边的重臣,将他们都杀了,崔孝芬的八个儿子中,只有长子、次子、三子活了下来,其余五子都在晋阳遇害,他的次子崔猷离开安平故土,西入关中加入北魏孝武帝政权,不久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此后博陵崔氏家族这一支,世世代代出仕关陇诸王朝,在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四个朝代都累世冠冕。

    崔民干,在隋朝末年担任醴泉县县令,李渊发兵进入关中后,崔民干向李渊献出醴泉县投降,被任命为相府主簿。李渊在接受禅让建立唐朝后,将崔民干升任黄门侍郎,诏令以右翊卫大将军、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各路军队都受到节度,以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安抚副使。

    李神通在聊城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因军中粮食耗尽,请求投降,李神通不接受,崔民干劝说李神通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李神通说:“士兵们长期暴露在外,如今敌人谋划用尽粮食耗尽,我军马上就能取胜,正当攻下聊城,以展示国威,将其财物奖赏将士。如果他投降,用什么来赏赐军队?”崔民干说:“如今窦建德快要到了,宇文化及还没有平定,两方敌人夹击,我军必定失败。不攻而夺取城池,功劳非常大。如今贪图财物,我军一定会失败的。”李神通大怒,把崔民干囚禁在军中。

    唐太宗即位后,为了平衡和抑制门阀氏族的势力,下令申国公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等人修《氏族志》,《氏族志》编修完成,既属关陇集团又为山东名族的黄门侍郎崔民干被定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非常不满意,下令重新编纂,以唐朝的官品为评定标准,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

    崔民干任宋州刺史,之后转任幽州刺史、上柱国,封博陵郡开国公,在刺史任内受到属下的怀念,崔民干死后,朝廷赠予幽州都督、谥号为元,葬于雍州万年县义善乡界少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