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796章 顺水推舟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796章 顺水推舟
李世民摆了摆头,将刚刚滋生的怀疑和迷惑抛到脑后,看着众人说道:“即然这样,那你们最终的态度都是答应突利的条件了?”
张玄素第一个站出来,太子不在长安,他的太傅就是朝中重臣。
太子若在,他就只能在东宫做个师傅,所以他是最不想太子回来的,于是断然说道:“老臣赞同答应突利的提议,与之结盟。”
“老臣也赞同!”
房玄龄想了想又说道:“太子为了大唐与突厥战争的胜利,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臣觉得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影响到太子的储君之位,否则恐怕会让天下人心寒。”
长孙无忌见状,虽然十分不乐意,但也只好说道:“臣赞同玄龄的意见,不能让做事的人受委屈。”
“不过,若是太子长期滞留草原,对外就要有一个说法,即使不能一直瞒着,至少在打败颉利之前,不能把真相泄露出去。不然,若是朝中有人将太子的行踪透给颉利,恐怕突利护不住太子的安全。”
李世民神色一凝,默默点了点头:“辅机所言有理,玄龄,你觉得此事当如何交待?”
“皇上,这有何难?”
房玄龄微微一笑:“如今知道真实内情的就咱们这几个人,最多再加一个皇后娘娘,都是识大体知轻重的。”
“刚好前段时间颉利数万人马围了边城马邑,当时太子的行程也正好到达马邑,咱们还吓了一跳。幸好太子殿下福大命大,没有适逢期会,臣怀疑确实有人泄露了太子的行踪。”
“即然这样,不如索性对外就说太子北上视察期间,意外遭遇突厥袭击,在马邑围城之后生死未卜,不知所踪。”
“朝庭对外继续调查,这样反而能保护太子的安全。”
“就这样先拖着,等到打败颉利之后,再向众人说明情况,那时候以突利的力量,足以保证太子万无一失。”
房玄龄果然足智多谋,长孙无忌和张玄素都是暗暗点头。
“就按玄素说的办,真实情况就我们几个人知晓,切勿外泄。”
见大家意见一致,李世民断然道:“太子此次奉朕之命,与突利和亲,暂居草原,功莫大焉,谁也不能以此为由动摇储君之位。”
“玄素,朕这就下旨,赐突利之女阿史那云为太子侧妃。考虑到边疆战事一触即发,来往不便,又要避过颉利的耳目,不宜张扬,就不必来长安了。”
“可在草原由你代朕主持两人的婚礼,一切仪式依突利的意见为主。”
张玄素拱手应道:“老臣尊旨。”
李世民又转过身对房玄龄吩咐道:“玄龄,皇后那边,还不知道情况,伱去一趟,向皇后解释一下其中的原由,还有其中处境之微妙,让皇后能接受这个局面。”
“是,皇上,臣知道轻重!”房玄龄会意的点点头,知道李世民是让自己尽量挑有利的一面说。
“辅机,你抽空也替朕好好劝劝无垢,朕也无奈,定襄一战,关乎我大唐的生死存亡,朕也只能以天下为重,暂时将儿女情长放到一边。不过还好,太子是成亲,而不是为质。”
“是,陛下!”
长孙无忌想了想,又说道:“陛下,太子曾经说过,雏鹰总要离开巢穴独自面临蓝天,在外面经风雨见世面,能让太子的肩膀更强壮,毕竟太子未来可是要像皇上样挑起大唐的江山社稷。”
“皇上和妹妹为人父母,也该为了承乾的成长而高兴!”
“无忌说的对,太子就算在草原,也不是无依无靠,他有自己的路要走,咱们也要干好自己的事情。”
李世民放下儿子远行带来的愁绪,激动道:“即然这样,那突利结盟一事就算是定下来了,此消彼涨之下,战胜颉利不再是一种希望了,而是一种必然了。”
“来,咱们商量一下,前方该怎么安排,这场仗该怎么打?”
李世民带着几位重臣来到地图前,开始就前线军队调动、大将部署安排、军马出栏数量、粮草运输章程开始商讨起来,几人各舒已见,一个模糊的军事计划在李世民心中慢慢成形。
塞外,突利大营!
张玄素宣完旨后,李言和阿史那云接过了旨意,虽然一切都不出自己的意料,也在自己的计划之中,但李言的脸上还是不加掩饰的露出不渝的神情。
张玄素恍若未见,将圣旨、婚书和一封长长的礼单,递给一旁兴高彩烈的突利:“皇上说,本来应该给公主办一个盛大的典礼的,现在情况特殊,只好暂时委屈公主了。”“不过皇上和皇后依然很挂念公主这个儿媳,在长安给公主赐的有亲王规格的府邸,各种丫环仆妇数百,还有金银玉器、绫罗绸缎等礼品,都是按照太子正妃的标准配备的。”
“皇上说了,具体的仪式该怎么办,都听可汗的.”
突利倒是没有过为已甚,他知道,自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以嫁女之名,行招赘之实,也就是颉利步步紧逼,大军压境,不然李世民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这种屈辱的城下之盟。
看了看自己一脸喜悦,但小腹已经有些摭掩不住的女儿,突利知道,李世民这次是面子里子都给足了,自己也要有所回馈。
“请太傅回去禀告皇上,皇恩浩荡,突利感佩于心。”
突利当下表态道:“从今天之后,突利就是大唐的臣子了,我麾下的五万兵马,任由皇上调动,就算是葜必何力和薛延陀部下的骑兵,也听凭皇上差遣,尊皇上旨意行事。”
“哈哈哈,好啊,突利可汗,从此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张玄素和突利客气一番后,拉着李言走到旁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大唐现如今的局势和皇上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一一告知,最后总算是劝的李言暂时接受了这种状况。
“东宫里,臣也去看过了,太子妃情况安好。”
张玄素苦口婆心道:“太子不在,皇上和皇后对太子妃更是关爱有加,照顾的不微不至。皇上娘娘亲自安抚了太子妃,太子妃也接受了殿下暂时离开的局面。”
“嘱咐殿下保重自己的身体,以大局为重。”
“殿下,臣临走前皇上和皇后都叮嘱过,让殿下暂时先受些委屈,稳住突利。等打败颉利后,皇上再和突利商量,从长计议,到那时或许能让突利改变主意,同意殿下和公主回长安呢?”
李言耷拉着脑袋,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低声说道:“即然这样,那还能说什么呢?你们尽快打败颉利,商量好,把我接回去吧,这草原我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了。”
张玄素也知道太子这次牺牲大了,叹了口气:“臣最多待上两天,等到亲眼见到殿下成亲,待三部首领会盟之后,就要回京复命了。”
“颉利近来动作颇大,不断的调动军队越过黄河,进入定襄前线,大唐的压力骤增,颉利前段时间还攻下了马邑。”
“不过,皇上说,颉利的重心还是在关内,围攻马邑是因为有人向他泄露了殿下的行程,他去马邑也是为了堵截殿下。不知道他了解到多少内情,所以就算是在突利这里,殿下也要小心自己的安全。”
“陛下已经在查消息泄露的源头了,就连岑文本也被皇上狠批了一通,关在宫里好几天呢?”
“经过和房玄龄长孙无忌商量,皇上决定,对外就说是太子在巡视马邑期间受到颉利围攻,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这样即能掩盖和突利结盟之事,又能保护殿下的安全,尽量拖延殿下的行踪。”
“等到战胜颉利之后,再将殿下和亲突厥一事昭告天下,让万民都知道,殿下为了大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付出,让百姓都感念殿下的仁德。”
“皇上说过,太子的储君之位谁也夺不走,坚若磐石,雷霆难撼,殿下不用担心。”
呃.
李言一愣,颉利围攻马邑是去救自己儿子施罗叠的,怎么朝庭会觉得颉利是为了堵我的?
不过想想当时自己的行程,确太过巧合了!
颉利为了怕唐军拿自己儿子的姓命做要胁,肯定也是不会对外说的。
不过李世民做这样的猜想和安排,对自己倒是有利的,那些心里有想法的人也不敢乱动了。
“我知道了,我虽然年少,却不是第一次做人质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自然明白。”
李言淡淡的道:“烦劳师傅禀告父皇,让他们放心,我会完成使命,不负父皇所托;还有叮嘱母后,不要为我的事担心,要爱惜自己的身子,等我回家。”
“太子妃那边,有母后在,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告诉她,我很快就会回去,让她安心养胎,不要东想西想的,我只爱她一个人,心里也只有她。”
说到这里,李言像做贼一样鬼鬼祟祟的东张西望了一下,见阿史那云不在附近,小声说道:“你告诉她,胡人公主在我眼里,只是一介蛮夷,和天仙一样的海棠儿根本没法儿比,给她提鞋都不配。”
“我只是敷衍她,拉拢突利而已,对她一点儿感情都没有。”
“海棠的肚子里怀的才是我大唐的嫡脉,让她给我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出来,未来继承我的储君之位。”
(本章完)
李世民摆了摆头,将刚刚滋生的怀疑和迷惑抛到脑后,看着众人说道:“即然这样,那你们最终的态度都是答应突利的条件了?”
张玄素第一个站出来,太子不在长安,他的太傅就是朝中重臣。
太子若在,他就只能在东宫做个师傅,所以他是最不想太子回来的,于是断然说道:“老臣赞同答应突利的提议,与之结盟。”
“老臣也赞同!”
房玄龄想了想又说道:“太子为了大唐与突厥战争的胜利,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臣觉得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影响到太子的储君之位,否则恐怕会让天下人心寒。”
长孙无忌见状,虽然十分不乐意,但也只好说道:“臣赞同玄龄的意见,不能让做事的人受委屈。”
“不过,若是太子长期滞留草原,对外就要有一个说法,即使不能一直瞒着,至少在打败颉利之前,不能把真相泄露出去。不然,若是朝中有人将太子的行踪透给颉利,恐怕突利护不住太子的安全。”
李世民神色一凝,默默点了点头:“辅机所言有理,玄龄,你觉得此事当如何交待?”
“皇上,这有何难?”
房玄龄微微一笑:“如今知道真实内情的就咱们这几个人,最多再加一个皇后娘娘,都是识大体知轻重的。”
“刚好前段时间颉利数万人马围了边城马邑,当时太子的行程也正好到达马邑,咱们还吓了一跳。幸好太子殿下福大命大,没有适逢期会,臣怀疑确实有人泄露了太子的行踪。”
“即然这样,不如索性对外就说太子北上视察期间,意外遭遇突厥袭击,在马邑围城之后生死未卜,不知所踪。”
“朝庭对外继续调查,这样反而能保护太子的安全。”
“就这样先拖着,等到打败颉利之后,再向众人说明情况,那时候以突利的力量,足以保证太子万无一失。”
房玄龄果然足智多谋,长孙无忌和张玄素都是暗暗点头。
“就按玄素说的办,真实情况就我们几个人知晓,切勿外泄。”
见大家意见一致,李世民断然道:“太子此次奉朕之命,与突利和亲,暂居草原,功莫大焉,谁也不能以此为由动摇储君之位。”
“玄素,朕这就下旨,赐突利之女阿史那云为太子侧妃。考虑到边疆战事一触即发,来往不便,又要避过颉利的耳目,不宜张扬,就不必来长安了。”
“可在草原由你代朕主持两人的婚礼,一切仪式依突利的意见为主。”
张玄素拱手应道:“老臣尊旨。”
李世民又转过身对房玄龄吩咐道:“玄龄,皇后那边,还不知道情况,伱去一趟,向皇后解释一下其中的原由,还有其中处境之微妙,让皇后能接受这个局面。”
“是,皇上,臣知道轻重!”房玄龄会意的点点头,知道李世民是让自己尽量挑有利的一面说。
“辅机,你抽空也替朕好好劝劝无垢,朕也无奈,定襄一战,关乎我大唐的生死存亡,朕也只能以天下为重,暂时将儿女情长放到一边。不过还好,太子是成亲,而不是为质。”
“是,陛下!”
长孙无忌想了想,又说道:“陛下,太子曾经说过,雏鹰总要离开巢穴独自面临蓝天,在外面经风雨见世面,能让太子的肩膀更强壮,毕竟太子未来可是要像皇上样挑起大唐的江山社稷。”
“皇上和妹妹为人父母,也该为了承乾的成长而高兴!”
“无忌说的对,太子就算在草原,也不是无依无靠,他有自己的路要走,咱们也要干好自己的事情。”
李世民放下儿子远行带来的愁绪,激动道:“即然这样,那突利结盟一事就算是定下来了,此消彼涨之下,战胜颉利不再是一种希望了,而是一种必然了。”
“来,咱们商量一下,前方该怎么安排,这场仗该怎么打?”
李世民带着几位重臣来到地图前,开始就前线军队调动、大将部署安排、军马出栏数量、粮草运输章程开始商讨起来,几人各舒已见,一个模糊的军事计划在李世民心中慢慢成形。
塞外,突利大营!
张玄素宣完旨后,李言和阿史那云接过了旨意,虽然一切都不出自己的意料,也在自己的计划之中,但李言的脸上还是不加掩饰的露出不渝的神情。
张玄素恍若未见,将圣旨、婚书和一封长长的礼单,递给一旁兴高彩烈的突利:“皇上说,本来应该给公主办一个盛大的典礼的,现在情况特殊,只好暂时委屈公主了。”“不过皇上和皇后依然很挂念公主这个儿媳,在长安给公主赐的有亲王规格的府邸,各种丫环仆妇数百,还有金银玉器、绫罗绸缎等礼品,都是按照太子正妃的标准配备的。”
“皇上说了,具体的仪式该怎么办,都听可汗的.”
突利倒是没有过为已甚,他知道,自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以嫁女之名,行招赘之实,也就是颉利步步紧逼,大军压境,不然李世民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这种屈辱的城下之盟。
看了看自己一脸喜悦,但小腹已经有些摭掩不住的女儿,突利知道,李世民这次是面子里子都给足了,自己也要有所回馈。
“请太傅回去禀告皇上,皇恩浩荡,突利感佩于心。”
突利当下表态道:“从今天之后,突利就是大唐的臣子了,我麾下的五万兵马,任由皇上调动,就算是葜必何力和薛延陀部下的骑兵,也听凭皇上差遣,尊皇上旨意行事。”
“哈哈哈,好啊,突利可汗,从此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张玄素和突利客气一番后,拉着李言走到旁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大唐现如今的局势和皇上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一一告知,最后总算是劝的李言暂时接受了这种状况。
“东宫里,臣也去看过了,太子妃情况安好。”
张玄素苦口婆心道:“太子不在,皇上和皇后对太子妃更是关爱有加,照顾的不微不至。皇上娘娘亲自安抚了太子妃,太子妃也接受了殿下暂时离开的局面。”
“嘱咐殿下保重自己的身体,以大局为重。”
“殿下,臣临走前皇上和皇后都叮嘱过,让殿下暂时先受些委屈,稳住突利。等打败颉利后,皇上再和突利商量,从长计议,到那时或许能让突利改变主意,同意殿下和公主回长安呢?”
李言耷拉着脑袋,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低声说道:“即然这样,那还能说什么呢?你们尽快打败颉利,商量好,把我接回去吧,这草原我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了。”
张玄素也知道太子这次牺牲大了,叹了口气:“臣最多待上两天,等到亲眼见到殿下成亲,待三部首领会盟之后,就要回京复命了。”
“颉利近来动作颇大,不断的调动军队越过黄河,进入定襄前线,大唐的压力骤增,颉利前段时间还攻下了马邑。”
“不过,皇上说,颉利的重心还是在关内,围攻马邑是因为有人向他泄露了殿下的行程,他去马邑也是为了堵截殿下。不知道他了解到多少内情,所以就算是在突利这里,殿下也要小心自己的安全。”
“陛下已经在查消息泄露的源头了,就连岑文本也被皇上狠批了一通,关在宫里好几天呢?”
“经过和房玄龄长孙无忌商量,皇上决定,对外就说是太子在巡视马邑期间受到颉利围攻,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这样即能掩盖和突利结盟之事,又能保护殿下的安全,尽量拖延殿下的行踪。”
“等到战胜颉利之后,再将殿下和亲突厥一事昭告天下,让万民都知道,殿下为了大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付出,让百姓都感念殿下的仁德。”
“皇上说过,太子的储君之位谁也夺不走,坚若磐石,雷霆难撼,殿下不用担心。”
呃.
李言一愣,颉利围攻马邑是去救自己儿子施罗叠的,怎么朝庭会觉得颉利是为了堵我的?
不过想想当时自己的行程,确太过巧合了!
颉利为了怕唐军拿自己儿子的姓命做要胁,肯定也是不会对外说的。
不过李世民做这样的猜想和安排,对自己倒是有利的,那些心里有想法的人也不敢乱动了。
“我知道了,我虽然年少,却不是第一次做人质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自然明白。”
李言淡淡的道:“烦劳师傅禀告父皇,让他们放心,我会完成使命,不负父皇所托;还有叮嘱母后,不要为我的事担心,要爱惜自己的身子,等我回家。”
“太子妃那边,有母后在,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告诉她,我很快就会回去,让她安心养胎,不要东想西想的,我只爱她一个人,心里也只有她。”
说到这里,李言像做贼一样鬼鬼祟祟的东张西望了一下,见阿史那云不在附近,小声说道:“你告诉她,胡人公主在我眼里,只是一介蛮夷,和天仙一样的海棠儿根本没法儿比,给她提鞋都不配。”
“我只是敷衍她,拉拢突利而已,对她一点儿感情都没有。”
“海棠的肚子里怀的才是我大唐的嫡脉,让她给我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出来,未来继承我的储君之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