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052章 形势逆转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1052章 形势逆转

    第1052章 形势逆转

    待到中午宴毕,下午返回宫中的时候,李言心情颇有些郁焖。他原以为高阳的事情挺大了,可不但长孙无垢没放在心上,待太后和皇帝銮驾到达长孙无忌府的时候。

    长孙无忌正带着一家老小,恭恭敬敬的迎在门口。

    明显长孙无忌也没把这事儿看得多重,更没有因此而影响到迎接妹妹和外甥。

    李言有些懊恼的同时,也反应了过来。

    若是自己是臣子的话也是一样,就算天踏下来了,也比不上和皇帝搞好关系重要。今天就算是长孙无忌的儿子临时挂了,恐怕这老小子也会放到一边,第二天再宣布。

    其实这些事情,李言若是定下心思都能想得到。

    只是做为皇帝,一天到晚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就一件事情去进行深度思考。

    中午在赵国公府喝了些酒,李言有些头晕,就回内殿休息了。

    此时的长安城,一个劲爆的消息如同一颗慧星落到了大海里,引起了滔天巨浪,迅速传播开来。

    高阳公主死了,据说是在太庙自缢了!

    昨天才传出高阳公主和一个和尚私通的丑事,今天这位主角就死了。伴随着崔氏掀起的风波,这则消息没费多大功夫,就传遍长安大小坊市,弄得人人皆知,搞的沸沸洋洋。

    随着高阳公主离世的消息,还有一封据说是高阳公主的‘遗书’,也在市井中散开。

    各茶楼,酒坊,棋社,闹市里的百姓们,之前还兴奋的谈论公主和和尚私通的逸闻。通过说书人的添油加醋,这种故事被传出数个版本,每个都十分香艳,让人眉飞色舞。

    骤然得知公主离世后,市井百姓一个个面色难看,迅速沉默了下来。

    唐朝风气开放,之前更是朝代更迭频繁,各代皇室都流传出不少事迹,低层的人对于豪门贵族的事情最感兴趣。百姓们虽然无知,却也知道公主不是一般人。

    哪怕这个公主作风再不堪,当她死去的时候,若再兴奋的谈那些淫事艳迹,也是非常的不道德的。

    这个弯转得实在太大了,让所有人都有些触不及防。

    死者为大!

    别是皇家公主了,就算普通人家的女子,尸骨未寒之际,就这么肆无忌惮的从那些逸闻趣事中寻找乐趣,口诛笔伐对其鞭尸,众人心中的良心也经受不住。

    随后,高阳公主的‘遗书’也随之而来。

    在看完遗书的内容后,百姓们顿时面色通红,羞惭不已,恨不得在地上挖个坑钻进去。

    这封遗书,完全把高阳给洗干净了。

    大家的脑海中都开始构思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天真烂漫的深宫女孩,刚刚成人就嫁为人妇,原以为等待自己的是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可谁知命运却如此捉弄,少年公主不知人心险恶。

    只是为了替父母祈福,另外暗藏一些少妇求子的心愿,多去了两趟寺庙,便被和尚欺骗了。

    面对平时相信的大德高僧,少女轻易的相信了。

    可随之来的就是灾难的遭遇,这对于一个纯真的女孩儿来说,无疑于天塌地陷了。公主惶恐害怕之下,忘了向父兄求救,一味的哀求坏人放过自己。

    狡猾的和尚,简直犹如魔鬼,不但欺辱了公主,还要长期霸占,人财两得。

    在因为失窃落到官府手中后,还把这一切都推到公主身上,把公主描绘成一个主动勾引和尚的淫妇,岂图利用公主的影响力,来保护自己安然脱。

    “砰”的一声!

    长安东市青云楼一楼大厅中,一名膀大腰圆的酒客愤怒了:“这和尚简直不是人,是个人面兽心的畜生。竟然如此欺负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猪狗不如的东西,老子要宰了他。”

    “不错!”

    另外一个桌子,一名身着绸缎的中年员外同样怒不可扼的说道:“我就说,皇家公主,房相的儿媳妇,怎么可能如此不守礼数。去和一个和尚私通,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隐秘的内情?”

    “公主是无辜的受害者,那名和尚才是始作俑者的罪魁祸手,真是该死。”

    众人纷纷说道:“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公主一定是承受不住那恶贼的逼迫和坊间的压力,这才寻了短见,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怜的公主,有苦难言,无法面对这冷漠的世界,这才失望离去的。”

    “唉,就在昨夜,清冷的太庙中,公主一个少女,面对列祖列宗,不知道承受了多大的心理谴责和世俗折磨。这涛涛渭水,都无法洗涮公主所受到的屈辱。”

    “.”

    众人七嘴八舌,越说越让人心痛,越说越让人难受。酒楼的百姓们,防佛看到一个如菡萏初开的少女,一脸的泪水,绝望的把脖子伸向高悬的白绫。眼神中流露出无尽的痛苦,一脚踢开脚下的凳子,也放弃了自己刚刚开始的人生。

    夜风呼啸着吹开太庙的窗户,一尊尊的牌位前,只有一个少女的身影在不断的挣扎,直至再也没有声息。公主僵硬的身躯,在风中不断的摇摆着,是在控诉那无处申辨的委屈。

    一名老者压制不住心内的羞愧,嘭的一声,把面前的桌子掀翻在地,然后跪倒在地。一双苍老的大手捂着脸,仰天痛哭道:“老汉不是人啊,跟着那些人胡咧咧。”

    “公主一定是受不了俺们的闲言碎语,这才自杀的。”

    “一个十六岁的女娃子啊,受到歹人这样的欺负,就指望着俺们这些大人求她逃出魔窟。可俺们这些人,不但没有认清事实,还无形成中做了恶人的帮凶。”

    “逼死了公主,俺老汉该死啊!”

    说完,这名老者啪的一声抽在自己脸上,瞬间,老脸就是一片红肿。

    顿时,满大堂的酒客们都沉默了,一个个的低着头,羞愧的无以复加,不少人都暗暗抽自己的嘴巴,恨自己不该事情没弄清之前,就百般诋毁公主,唾弃这么一个女孩儿。

    此时,高阳公主的死和代表真相的遗书的传出,给这件本就被世族们炒得沸腾的故事,又增添了曲折离奇,荡气回肠的真相,百姓们下意识就相信了。

    人们对于弱者,本就是抱以同情的;对于死者,更有着无限的宽容。

    或许有人怀遗书中内容的真相,可一个堂堂公主的死,已经足以让人们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了。再加上推波助澜的所谓真相,更让之前‘误会’公主的人们,心中的愧疚无以复加。

    人心已然逆转,若是此时谁敢站出来置疑,必然会陷入众人的声讨中。

    大堂内压抑而沉焖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当人们心中被这股羞惭之情给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忽然一个身形消瘦的酒客站出来说道:“各位,我们之前都被骗了。”

    “一定是那和尚的同伙为了替他开罪,这才颠倒黑白,把这辨机描绘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把纯真可爱的公主,陷害成了一个人尽可夫的淫妇。”

    “这是杀人还要诛心啊,欺人太甚!”

    这名酒客说到这里,一指角落台上的说书人,愤怒的吼道:“就是他们这些说书的,在败坏公主的声誉。若不是他们,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

    “他们心怀诡诈,利用我们普通百姓的轻信和善良,逼死了公主,打死他,为公主报仇。”

    瞬间,被气氛压抑的无法呼吸的人们,纷纷心中一亮。是啊,这事儿不怪我们,我们都是无辜的,是坏人利用了我们,他们才是背后的杀人凶手,不是我们。

    轰然间,仿佛找到了救赎的通道,人们纷纷站了起来附和道:“不错,就是这些说书的利用了我们,打死这些心怀鬼胎的奸诈之徒,为公主殿下报仇。”

    “报仇,打死他们”

    百姓们纷纷抄起脚下的凳子,仿佛此时的冲锋和讨伐,就是在宣告着自己的无辜。

    说书的几人,迅速被淹没在百姓的汪洋之中。

    一些没有争抢得上的人,又开始大声说道:“除了这些说书的,还有一些人明显是在推波助澜,公主的死,和他们推不开关系。乡亲们,把那些藏在人群中散步摇言的害群之马都找出来。”

    “绝不能便了他们”

    瞬间,满堂的客人们纷纷开始回想,之前有哪些人在传播此事的过程中,显得特别积极主动。

    慢慢的,众人的目光开始汇集到一些陌生的面孔上。

    其中一个崔氏的外围人员,原先一个谈论起这事儿兴奋的手舞足蹈的青年书生。看到旁边投来的犹如恶狼般愤怒目光时,一个激伶站了起来,吓的双腿哆嗦,下摆一热。

    为了自救,青年脑子飞转,也是一脸义愤填膺的说道:“那位大哥说的对,我们都被人给骗了.”

    “骗你老木,你就是那些坏蛋,还想狡辩?今天上午,就数你说的最起劲,兄弟们,干死他”

    青年刚刚说到一半,就被人无情折穿了。不由分说的,盘子和酒壶共舞,桌子和板凳齐飞。这位散播谣言的青年,迅速步了说书人的后尘,被愤怒的人群淹没了。

    百姓的力量是伟大的,没过一会儿,那些在传播谣言过程中特别冒头的,都被找了出来爆揍一顿。轻者骨断筋折,重者当场毙命,全都没有好下场。

    同时,这样的场景也在长安城各坊的人群聚集场所发生

    一时间,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还有不少百姓叫攘者到京兆府请愿,要求把辨机这个恶魔给碎尸万断;更有甚者,聚集起来前往金城坊的会昌寺,要去抄了辨机的老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