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1053章 长孙无忌和崔仁师的猜测
热门推荐:
果然,人杀多了,就有经验了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恋恋时光簿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最后的活神
第1053章 长孙无忌和崔仁师的猜测
夕阳徐徐落下!
青云楼第五层,一个可以俯瞰整个街道的厢房中,靠窗边的桌子,两名气质沉稳的老者,正在对酌相饮。
其中一名眉头紧锁,仿若有化不开的烦燥:“长孙大人,真是好手段啊!听说当初的魏征,就是大人从这长安市上的一间酒坊里找到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雕虫小技尔,不值一提。”
长孙无忌虽然嘴上客气,却很是悠闲的端起杯中酒,轻轻一啜,脸上浮现出略有些自若的神色。
看着大街小巷发生的一幕幕,崔仁师脸色十分复杂,无声的叹了口气!
随后也端起桌上的酒杯,仰头饮尽,用力的把空杯往桌上用力一笃,一脸的钦佩:“厉害啊,真是厉害,才短短的一天时间,就扭转了老夫布了半个月的棋局。”
“佩服,真是佩服之极。”
崔仁师双手抱拳,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长孙大人,这一定是你的主意吧?你还真是心狠手辣,高阳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外甥女,就算不是太后亲生,也叫了你这么多年的舅舅。”
“老夫猜到了所有,却料不到你们如此冷血,视人命如草芥,连自己的亲人也不在乎,说弃就弃了?”
“不管你信不信,这并不是老夫的主意。”
长孙无忌神情一怔,一脸苦笑的摇了摇头:“你们打压皇帝的举动,于老夫而言是有利的。老夫碍于身份,就算不帮忙,也不会去坏你们的事儿。”
“这步棋,不是老夫支的。”
中午的宴会气氛很好,甥舅两人,更是亲如一家。长孙无忌下意识的,就不想让这些人把注意力放在外甥身上,是以不动声色间,就把李言的嫌疑给排除掉了。
虽然他也没有完全肯定是谁在背后,可无论是不是皇帝,这都是他的事情,他并不想让世族们知晓内情。
“不是你支的,那会是谁?”
果然,崔仁师没有怀疑,目光一凝,顺着话碴问道:“昨天散朝到今天,这局面就变了。昨天傍晚高阳就被罚去了太庙,今日早晨就传来她自缢的消息。”
“这速度太快了,时间也太短了,我不相信那个小皇帝有这样的能耐。”
“这手法,没个三十年的朝堂浸淫,和极为熟悉现在的局势,是绝做不到这么完美。出手快狠准,火侯拿捏极为适度,连老夫都佩服之极,皇帝身边,还有这样的能人?”
长孙无忌也是脸色复杂,他也不相信外甥能有这样的水准,与其判断是皇帝所为,他更相信是皇帝身边有人给出了主意,那样他心里更能接受一些。
正想说话的时候,崔仁师断然道:“你别说是房玄龄,我相信他有这样的智慧。若此事涉及到别人,他自然能帮皇帝从容化解,可这红杏出墙的人是他儿媳妇。”
“他就算冷静下来也得好几天,心乱如麻之下,怎么还能平心静气的替别人解难,定然不会是他。”
说完,崔仁师眼睛一眨不眨的死死盯着长孙无忌,一副你别装了,就了你个老小子,你别拿别人搪塞我,除了你还能有谁的表情?
长孙无忌正准备说话的,看到崔仁师嘴角露出略带鄙夷的表情,心里一愣,随即看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酒杯一放,脸色迅速阴沉下来,一幅你若再这样,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样子。
两人之间无声的交流,瞬间完成。
崔仁师见长孙无忌一脸的坚定的不承认,心里的笃定也犹豫了一丝。略一思忖,暂时放下这个推论,开始做起其它猜测起来。
“昨天皇帝下朝后,都见了哪些人?”
默契的眼神交流并没有捅破,见对方果断转移了方面,长孙无忌也不好再拿捏,也开始转换思路,顺着对方的路径往下思考。
长孙无忌知道,这些世家出身的人,手脚通天,皇帝的行踪,他们也有渠道得知,只是这需要时间。
真论到对内宫情况了解的及时程度,自己自然是要超过他们的。
“皇帝初登大宝,每天见的人都很多,萧禹、岑文本、马周、刘泊、王玄策,这些人都是御书房常客。”
长孙无忌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走到了皇帝的身边,让皇瞒着自己做出了这种决策。这样的人若是不加小心,早晚必危胁到自己,于是也开始分析起来。
“不过,萧禹是个直性子,没有这份急智;岑文本一直和老夫在一起,没有这个机会;马周和刘泊与皇上关系没到那份儿上,根本不敢参与这种后患无穷的事情。”
“王玄策?”“此人出自东宫侍读,倒是忠心耿耿,心智也足,掌着锦衣卫,是个难缠的角色。不过他还年轻,目前来看,只是个耳目,他绝不敢劝说皇上对自己的妹妹下手,最多只是个奉命执行的角色。”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眉头一挑,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皱眉说道:“对了,陛下昨晚批完奏折,天色已黑,在宫里散步。走到了弘文殿,见了一个人,私下谈下一个多时辰。”
崔仁师身子一紧,瞳孔一缩,没想到还真有这么一个人。能让现在如此繁忙的皇帝晚上不睡觉,单独去会见,还谈了这么久,必然是获得了皇上的赏识。
崔仁师身子前倾,语气急促道:“哦,此人是谁?”
“中书舍人,许敬宗!”
“是他.”
崔仁师眼神一凝,沉思片刻,随后往椅子后面一靠,叹了口气,脸色有些颓丧道:“若是他的话,那一切都说的通了,许敬宗博学多材,腹有锦绣。”
“虽然名声不显,却有房杜之才。”
“若是小皇帝将他收服了,那无疑于多了一个臂膀。我可以告诉你,此人才能不在你和岑文本之下,若是岑文本在明,许敬宗在暗,你想把持朝堂,恐怕就难了?”
长孙无忌闻言脸色一沉,不悦的道:“崔大人,请注意你的言辞,老夫什么时候想把持朝堂了?前年太上皇建凌烟阁,把老夫列为二十四功臣之首,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老夫是个正臣,早已在心中发誓,这一生的志愿就是做一个辅臣,辅佐太上皇和皇上两代君王治理天下,成就一代贤名。”
“老夫并不想做个权臣,若是你们抱着这样的心思,那恕老夫不能奉陪了.”
说完,长孙无忌就要起身离开。
崔仁师连忙一把拉住,笑着陪罪道:“口误,都是口误,你看看你,还着急了,我还能不了解你。再说了,有各大世族在,大唐哪有出现权臣的条件啊?”
见崔仁师这么说,长孙无忌才满脸不忿的坐了下来。
似乎也觉得许敬宗嫌疑最大,长孙无忌这才说道:“说来奇怪,高阳出事后,太常寺、宗正寺、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还有京兆尹、长安、万年县的仵作和衙役都去了。”
“并没发现什么遗书,可许敬宗去了一趟,就带回来了一封遗书。据说是从高祖灵位下发现的,老夫倒是有些心疑”
“呵呵,这就对了,一切都对上了!”
崔仁师笑着说道:“你我都清楚,高阳是什么性格,嚣张跋扈,行事无忌。她可不是那种被坊市传闻一压就知道悔改的人,再说了,昨天她还跑到承庆殿和大明宫去为那个和尚求情呢!”
“一天的时间不到,就羞愧的自尽了,谁信啊?”
“许敬宗老奸巨猾,他若是给皇帝出了主意,再弄到一封‘遗书’,也不是什么难事?”
长孙无忌顿时一拍桌案,怒道:“你还说,昨天退朝的时候,在太极殿门口,你是怎么说的,此事到此为止。可一转头,你就发动崔氏的人,把高阳的事情到处散播,弄的整个长安不得安宁。”
“你这是想做什么?”
“你是嫌皇上在朝堂丢脸丢的不够,你想让全长安的人都来笑话皇族。想让李氏永远把这个羞耻给顶在头上,你想让皇帝主动低头服软,来找你们斡旋。”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眼神一冷,语气森严的说道:“这是你崔氏,或者说是你崔仁师在借机混水摸鱼,我不相信世族会如此下作,用这样的卑劣手段?”
‘呃’
一席话说的崔仁师脸色不断变幻,阴晴不定,面对长孙无忌那双能看透世情的双眼,似乎那些狡辩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因为那样不但是对长孙无忌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羞辱,今天的谈下也进行不下去了。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已然到了一个关键点儿,若是不继续下大力气推进,就要进行收尾。
而若再加大筹码,恐怕就会引发皇室宗亲和贞观旧臣的下场,世族也会完全被拖下水。一场不晋于李世民退场的博弈就会展开,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崔仁师很清楚,世族只是想给皇帝一个下马威,一来试探新皇帝的成色,二来为接下来的朝堂格局打基础,再加上其它的一些盘算,并没有全面开战的意思。
(本章完)
夕阳徐徐落下!
青云楼第五层,一个可以俯瞰整个街道的厢房中,靠窗边的桌子,两名气质沉稳的老者,正在对酌相饮。
其中一名眉头紧锁,仿若有化不开的烦燥:“长孙大人,真是好手段啊!听说当初的魏征,就是大人从这长安市上的一间酒坊里找到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雕虫小技尔,不值一提。”
长孙无忌虽然嘴上客气,却很是悠闲的端起杯中酒,轻轻一啜,脸上浮现出略有些自若的神色。
看着大街小巷发生的一幕幕,崔仁师脸色十分复杂,无声的叹了口气!
随后也端起桌上的酒杯,仰头饮尽,用力的把空杯往桌上用力一笃,一脸的钦佩:“厉害啊,真是厉害,才短短的一天时间,就扭转了老夫布了半个月的棋局。”
“佩服,真是佩服之极。”
崔仁师双手抱拳,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长孙大人,这一定是你的主意吧?你还真是心狠手辣,高阳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外甥女,就算不是太后亲生,也叫了你这么多年的舅舅。”
“老夫猜到了所有,却料不到你们如此冷血,视人命如草芥,连自己的亲人也不在乎,说弃就弃了?”
“不管你信不信,这并不是老夫的主意。”
长孙无忌神情一怔,一脸苦笑的摇了摇头:“你们打压皇帝的举动,于老夫而言是有利的。老夫碍于身份,就算不帮忙,也不会去坏你们的事儿。”
“这步棋,不是老夫支的。”
中午的宴会气氛很好,甥舅两人,更是亲如一家。长孙无忌下意识的,就不想让这些人把注意力放在外甥身上,是以不动声色间,就把李言的嫌疑给排除掉了。
虽然他也没有完全肯定是谁在背后,可无论是不是皇帝,这都是他的事情,他并不想让世族们知晓内情。
“不是你支的,那会是谁?”
果然,崔仁师没有怀疑,目光一凝,顺着话碴问道:“昨天散朝到今天,这局面就变了。昨天傍晚高阳就被罚去了太庙,今日早晨就传来她自缢的消息。”
“这速度太快了,时间也太短了,我不相信那个小皇帝有这样的能耐。”
“这手法,没个三十年的朝堂浸淫,和极为熟悉现在的局势,是绝做不到这么完美。出手快狠准,火侯拿捏极为适度,连老夫都佩服之极,皇帝身边,还有这样的能人?”
长孙无忌也是脸色复杂,他也不相信外甥能有这样的水准,与其判断是皇帝所为,他更相信是皇帝身边有人给出了主意,那样他心里更能接受一些。
正想说话的时候,崔仁师断然道:“你别说是房玄龄,我相信他有这样的智慧。若此事涉及到别人,他自然能帮皇帝从容化解,可这红杏出墙的人是他儿媳妇。”
“他就算冷静下来也得好几天,心乱如麻之下,怎么还能平心静气的替别人解难,定然不会是他。”
说完,崔仁师眼睛一眨不眨的死死盯着长孙无忌,一副你别装了,就了你个老小子,你别拿别人搪塞我,除了你还能有谁的表情?
长孙无忌正准备说话的,看到崔仁师嘴角露出略带鄙夷的表情,心里一愣,随即看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酒杯一放,脸色迅速阴沉下来,一幅你若再这样,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样子。
两人之间无声的交流,瞬间完成。
崔仁师见长孙无忌一脸的坚定的不承认,心里的笃定也犹豫了一丝。略一思忖,暂时放下这个推论,开始做起其它猜测起来。
“昨天皇帝下朝后,都见了哪些人?”
默契的眼神交流并没有捅破,见对方果断转移了方面,长孙无忌也不好再拿捏,也开始转换思路,顺着对方的路径往下思考。
长孙无忌知道,这些世家出身的人,手脚通天,皇帝的行踪,他们也有渠道得知,只是这需要时间。
真论到对内宫情况了解的及时程度,自己自然是要超过他们的。
“皇帝初登大宝,每天见的人都很多,萧禹、岑文本、马周、刘泊、王玄策,这些人都是御书房常客。”
长孙无忌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走到了皇帝的身边,让皇瞒着自己做出了这种决策。这样的人若是不加小心,早晚必危胁到自己,于是也开始分析起来。
“不过,萧禹是个直性子,没有这份急智;岑文本一直和老夫在一起,没有这个机会;马周和刘泊与皇上关系没到那份儿上,根本不敢参与这种后患无穷的事情。”
“王玄策?”“此人出自东宫侍读,倒是忠心耿耿,心智也足,掌着锦衣卫,是个难缠的角色。不过他还年轻,目前来看,只是个耳目,他绝不敢劝说皇上对自己的妹妹下手,最多只是个奉命执行的角色。”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眉头一挑,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皱眉说道:“对了,陛下昨晚批完奏折,天色已黑,在宫里散步。走到了弘文殿,见了一个人,私下谈下一个多时辰。”
崔仁师身子一紧,瞳孔一缩,没想到还真有这么一个人。能让现在如此繁忙的皇帝晚上不睡觉,单独去会见,还谈了这么久,必然是获得了皇上的赏识。
崔仁师身子前倾,语气急促道:“哦,此人是谁?”
“中书舍人,许敬宗!”
“是他.”
崔仁师眼神一凝,沉思片刻,随后往椅子后面一靠,叹了口气,脸色有些颓丧道:“若是他的话,那一切都说的通了,许敬宗博学多材,腹有锦绣。”
“虽然名声不显,却有房杜之才。”
“若是小皇帝将他收服了,那无疑于多了一个臂膀。我可以告诉你,此人才能不在你和岑文本之下,若是岑文本在明,许敬宗在暗,你想把持朝堂,恐怕就难了?”
长孙无忌闻言脸色一沉,不悦的道:“崔大人,请注意你的言辞,老夫什么时候想把持朝堂了?前年太上皇建凌烟阁,把老夫列为二十四功臣之首,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老夫是个正臣,早已在心中发誓,这一生的志愿就是做一个辅臣,辅佐太上皇和皇上两代君王治理天下,成就一代贤名。”
“老夫并不想做个权臣,若是你们抱着这样的心思,那恕老夫不能奉陪了.”
说完,长孙无忌就要起身离开。
崔仁师连忙一把拉住,笑着陪罪道:“口误,都是口误,你看看你,还着急了,我还能不了解你。再说了,有各大世族在,大唐哪有出现权臣的条件啊?”
见崔仁师这么说,长孙无忌才满脸不忿的坐了下来。
似乎也觉得许敬宗嫌疑最大,长孙无忌这才说道:“说来奇怪,高阳出事后,太常寺、宗正寺、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还有京兆尹、长安、万年县的仵作和衙役都去了。”
“并没发现什么遗书,可许敬宗去了一趟,就带回来了一封遗书。据说是从高祖灵位下发现的,老夫倒是有些心疑”
“呵呵,这就对了,一切都对上了!”
崔仁师笑着说道:“你我都清楚,高阳是什么性格,嚣张跋扈,行事无忌。她可不是那种被坊市传闻一压就知道悔改的人,再说了,昨天她还跑到承庆殿和大明宫去为那个和尚求情呢!”
“一天的时间不到,就羞愧的自尽了,谁信啊?”
“许敬宗老奸巨猾,他若是给皇帝出了主意,再弄到一封‘遗书’,也不是什么难事?”
长孙无忌顿时一拍桌案,怒道:“你还说,昨天退朝的时候,在太极殿门口,你是怎么说的,此事到此为止。可一转头,你就发动崔氏的人,把高阳的事情到处散播,弄的整个长安不得安宁。”
“你这是想做什么?”
“你是嫌皇上在朝堂丢脸丢的不够,你想让全长安的人都来笑话皇族。想让李氏永远把这个羞耻给顶在头上,你想让皇帝主动低头服软,来找你们斡旋。”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眼神一冷,语气森严的说道:“这是你崔氏,或者说是你崔仁师在借机混水摸鱼,我不相信世族会如此下作,用这样的卑劣手段?”
‘呃’
一席话说的崔仁师脸色不断变幻,阴晴不定,面对长孙无忌那双能看透世情的双眼,似乎那些狡辩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因为那样不但是对长孙无忌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羞辱,今天的谈下也进行不下去了。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已然到了一个关键点儿,若是不继续下大力气推进,就要进行收尾。
而若再加大筹码,恐怕就会引发皇室宗亲和贞观旧臣的下场,世族也会完全被拖下水。一场不晋于李世民退场的博弈就会展开,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崔仁师很清楚,世族只是想给皇帝一个下马威,一来试探新皇帝的成色,二来为接下来的朝堂格局打基础,再加上其它的一些盘算,并没有全面开战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