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147章 突厥人南下(上)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1147章 突厥人南下(上)

    第1147章 突厥人南下上

    “贤侄刚刚的问题,实在是有些孟浪了。”

    卢义恭瞟了一眼众人,低声道:“除了陇西李氏,没人知道他们现在屯在哪里。也只有在这西北苍茫的大地上,才能屯下这么一支兵马。我们河北城镇密布,人口稠密。”

    “就算是有钱养得起,也没地方存放规模这么大的骑兵?”

    崔本善这才点了点头,倒是自己唐突了,想了想说道:“卢家主,经过这次事件,想来你也明白了,拥有一支随时调动的武装力量,有多么重要。”

    “等此事过去了,咱们也要训练一支大军,这样才能确保河北世族的安全,我们不能把命运交给别人手中。”

    卢义恭也是十分认可,只是为难的说道:“其实老夫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只是河北不同河西。西北地广人稀,只要有足够的钱粮,藏多少兵都没有问题。”

    “若是河北有这样的私兵,马上就会被皇上察知,步卒都难,何况骑兵?骑兵需要广阔的草原和戈壁,河北北方就是燕山,东北就是辽州,还有关外的杂居胡人部落,哪有地盘让我们养私军啊?”

    崔本善苦思冥想了一阵,突然脑中一闪,冒出一个想法:“卢家主,即然步卒和骑兵都不成,那我们可以养水军啊?”

    “河北与东海毗邻,大海茫茫、广阔无比。”

    “海外岛屿众多,若寻一个大岛养在海上,不是比关陇世族的骑兵还要牢靠,朝庭更发现不了。”

    “呃”

    卢义恭也是眼前一亮,晃然道:“崔贤侄,还是你有见识,没错,河北虽然没有旷野,却有大海。大海之外,海岛无数,这里就是屯上百万兵马,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

    “这样,这两天索性无事,咱俩可以好好商议一下,回头再和各家世族商量一下,老夫觉得你的想法十分可行。”

    “再说了,这关乎所有河北士族的安危,我们可以学着关陇世族的模式,让各家一块出钱出人。然后把这支军队掌握在我们手中,关键时刻,也好应应急。”

    “咱们不能把身家姓命全都寄托在关陇世族手中,说到底,他们和我们,也是对手。这次为了让他们出兵,我们可以让出了好多朝中职位和地方利益。”

    随后众人散去,卢义恭和崔本善两人也准备找个僻静的地方,就刚刚灵光乍起的想法好好商议一下。

    河北道恒州,施罗叠率领突厥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恒州核心重镇真定城外。

    恒州地处河北道中南部,东接安平饶阳,西连河东道井陉,北方是定州,南方与赵州刑州毗邻。恒州是河北控驭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枢纽,定州城更是恒州郡治所在。

    博陵崔氏的祖庭就在这里,是以真定城建设的格外高大。

    整座城池看起来有些像方形城池,然而城墙脚并非直角和弧形,东北面与西北面都向城外突出两个城弯。南城墙为东西走向,西墙向北倾斜,东城墙也向西向北倾斜,四面塑城墙均呈弯曲形状。

    滹沱水从河东境内,在河北中部划过一道弧线,又兜向了渤海湾,不过幸好,真定城在河水北端,不影响突厥大军攻城。

    施罗叠在金色狼头大纛的背景下,率领十五万大军像一片乌云,雷霆万钧的向真定城袭来。顿时,一股无穷的威势,将真定城上的守军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俗话说过好,人过一万,无边无际,更何况是整整十五万骑兵。

    地处内陆的大唐百姓们,何曾见过这种规模骑兵纵横的场面。三十多万双马蹄踏在大地上,就连真定城都有些微微颤抖。城上的守卒们,更是能明显的感受到脚下城池的震荡。

    突厥人凭着这样的大军一路南下,所过城池皆如枯枝败絮,几乎是兵不血仞的合下了遒县、遂城、清苑、唐兴、莫县、望都、博野,甚至连恒州北方的重镇恒阳和安喜也不在话下。

    一路的胜利和势如破竹,让突厥人的兵威也达到了顶峰,所以众人认为,真定城肯定也是一鼓而下。

    离真定城三箭范围的地方,突厥人压住了阵脚。随后众人抽出弯刀,拍打着左手的盾牌,发出隆隆的鼓噪声,突厥人也如同群狼般对着城池嚎叫着。

    一场大战,即将拉来序幕。

    随后,前锋大将卓里不,带着一万骑兵,缓缓上前。在一箭之地的地方,止住了阵脚,卓里不大吼一声:“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大汗,大汗来了分田地。”

    “分田地,分田地”

    一路南下,凭着这样的招数,已经蛊惑了无数的守城军卒,这三个字仿佛是魔咒一般,只要响起,所有的城池都将如纸糊的一般脆弱。突厥人已经见惯了它的魔力。

    是以卓里不一开口,突厥人跟着附合大吼起来。

    十五万人的声浪,直冲云霄,扑向城池,就连城上的旗帜都被风浪激起,随风猎猎摆动。此时,真定城内外的所有军民百姓,全都听见如雷般的‘分田地’口号。整个天地,都响彻着撼动人心的声音。

    不过,以往‘分田地’的口号响起来,城上的守军都会燥动起来,大小将领纷纷出动,拼命的怒吼着来稳定人心。以免人心跟着浮动,没有了守城意志。

    只是这次不同,随着响彻天地的‘分田地’口号,城上的守卒们都是面容森冷,一脸厌恶的看着城外的突厥人,如同看着不共戴天的仇人。

    这些口号不但没能让他们动摇,反而让他们更加同仇敌忾。

    博陵崔氏早就得知了在范阳发生的事情,包括易县的轻易丢失,是以崔氏将附近所有城池的世族直属力量都调到了真定来守城,那些身无余财,家无寸土的军卒们,都调到其他城池去了。

    现在的真定,完全是一个由世族豪绅,地主富户组成的防御力量,就是为了对付突厥人的分田地之举。

    连战连胜的突厥人注定要在真定城碰上一颗钉子了。

    突厥人正在亢奋之分,他们的心情,早就跑到打破城池后,对富户豪门抄家灭族的享乐中了,跟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幕。而施罗叠却清楚的看到了城上的动静,嘴角不禁微微一弯。

    看来世族们也学聪明了,突厥要冷静一回了。

    他没有阻拦大军的举动,而是任由卓里不喧叫了一刻钟的时间,随后,战鼓和牛角号声冲天而起。在卓里不的指挥下,三只千人队,抗着云梯就冲了上去。

    嚣张,实在是太嚣张了!

    真定城头上的守军将校们,皆是一脸的愤怒。突厥人太藐视他们了,如此草率的就开始攻城,而且只有云梯,莫不是突厥人认为城上的防守力量都是摆设?

    他们只凭着云梯就能攻上城头?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经过接连的胜利后,突厥人已经放弃了较为繁重的井滥和冲城车,往往这些攻城的大物件,还没有推到城门口,突厥大军就顺着云梯攻上了城头。

    之后要不了多久,大门就从内部打开了。

    多次经验之后,突厥人索性丢弃了这些运输不便的东西,只携带直接能登上城头的轻便云梯。

    真定城头的将领们,看到突厥人什么攻城器械也没有,在弓箭手的压制下,抗着云梯就冲了上来,都是一脸的鄙夷。随后一声令下,大量的箭矢开始反击。

    城头上早已准备好的抛石机和床弩,也拼命的将石块和如斧头般的大箭往突厥人群中投来。

    卓里不所在的前线指挥阵地,更在唐军的密集轰击下。

    猝不及防之下,好几位突厥头领直接被石块砸成肉泥。卓里不见状,连忙转身将一万前锋后撤,在损失掉二千多人马后,这才脱离了床弩和投石机的打击范围。

    随后,暴怒不已的卓里不,又下令三支千人队,不顾生死的前往攻城。而接近城墙的千人队,也受到了前所未所有反击,滚木和镭石如同下雨般的往下落。

    突厥人死伤一大片,虽然有一些人拼了命的将云梯搭在了城墙上,可随之而来的,是烧的滚汤的火油倾倒而下。只盏茶时间,整个城墙脚下的突厥士卒,全都淋了一身。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城墙上的火把落下。

    ‘轰’的一声,城下燃起冲天大火,几千突厥人在火海中痛苦的挣扎哀嚎。

    果然,战争对双方都是公平的,谁都有占便宜,也都有吃亏的时候,连战连捷的突厥人,终于是真定城下,遭到了大唐军卒的强烈抵抗,损失惨重。

    才过了半个时辰不到,突厥人死伤超过三千,而城上的唐军士卒,才零星被突厥人的箭雨射死了几十个。巨大的战损比,让远处观战的突厥人都是一窒。

    情绪也慢慢冷静下来了。

    长久的胜利,让他们也格外的嚣张跋扈,认为大唐军卒不堪一战,大唐城池更是形同虚设。甚至隐隐在军中滋生了一种突厥铁骑,天下无敌的自满心态。

    让他们忘记了,游牧民族攻打农耕民族的城池,本就是十分不易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