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心论道 第四十五章 访新友陈仲平时疫(5)
热门推荐:
白明微风轻尘
被养子害死后,她重生在临盆当日
穿越不慌,她有全能师姐互帮
东安小吏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恭喜王爷,王妃一胎三宝后改嫁了
被逼做通房?我转身嫁渣男他爹
朝来惊春蛰
古今超市,饲养美强惨将军夜夜来
“谢公甫以用心新政为名,坐视城外妖邪肆虐,实是为了剪除异己做准备!”
徐干说着,脸上是浓浓的失望。
“可恨粱、阴、杜三姓鼠目寸光,置百姓于不顾,待到桓志大军到来,便是岫山倒倾之势,届时民怨已归、士议无望,三姓覆没谁为之言?”
陈仲微微点头,不愧是写下二十篇《中论》之人,事情看得很明白。
又听徐干继续道:“三姓覆亡也还罢了,谢弼乃天下名士,于我蓬莱,与孔休远齐名,士望所孚,却不想竟也是目中无人之辈。他欲除三姓,与我北海黎民何干?倾轧诡谲,尽以百姓为蓍草!”
不错。
谢弼也好,北海三姓也罢,他们互相争斗,大可以当做狗咬狗。
但事实上,为了他们的争斗付出最大代价的,是北海郡黎民。
“及至时疫大起,府衙众人,避亡人如蛇蝎,竟是我学宫学子设棚施粥,须知,学宫从无修行法门,众学子一无修为在身,二无法术援护!”
说到这儿,徐干无力地仰靠在床头上,泪流满面。
“谢弼暗中输粮于学宫,乃是以我学宫学子之性命,为其纾解民怨,不至满城沸腾,而我学子,至今已有十七人染疫,三人殒命矣!”
看得出,徐干对学宫的学子们有着很深的感情。
只是他虽然看穿了谢弼的用心,却无力对抗,只能以亲身染疫,不惜死亡来进行抗争。
但是。
谢弼固然没有把黎民百姓的生命放在心上。
可他在谈起新政,谈起要为天下修行之士开辟道途的时候,浩然之气搅动天象,也是做不得假的。
屋子里,被陈仲带了进来的“小泥猴”,瞪大着眼睛,一副思考中的神色。
也不知他在思考什么。
但陈仲,对谢弼、徐干等人屡次提起的新政,却是有些兴趣了。
“不知所谓新政,与我辈修行何干?”
陈仲待到徐干稍稍平复了心情,方才发问。
徐干道:“此事,我亦仅知大略,谢公甫曾言,先师孔子重名实,而我等自《白虎通》以来,越发崇尚天命,虚浮于世,这正是导致大道隐匿之根由,故而新政便是以刷新世风,考核名实为首要,此论于魏国倡行以来,渐成风潮,如今便是要引入蓬莱。”
陈仲明白了。
蓬莱君桓志,和谢弼一班人的所谓新政,实则早已有之。
魏国炎州道,颖阴郡有荀氏一门,世代名家,后汉穆宗之时,几近极盛,当时荀氏有兄弟八人,同为一时俊杰,号为“荀氏八龙”。
八龙之后,更是出了荀悦、荀彧、荀攸。
其中荀彧、荀攸皆为魏武重臣,声高于世。
荀悦则着《伸鉴》,引起魏武重视,第一次使“核名实”的主张,登上施政舞台,由此开启了魏武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求贤之风。
但这些仍未涉及修行法门。
直至季汉烈主刘备得诸葛孔明辅佐,凭借法家之术,获得了与魏武抗衡的力量,魏武数次遇挫,方才开始留心、吸纳季汉之法门。
这些,陈仲在游历之中,知道的恐怕比徐干更多、更清楚。
如果所料不差。
蓬莱新政,用的就是最终被称为“形名说”,融合了儒、法两家的魏国法门。
法家法门,首先要有稳固的统治区域,在该地区竖立信用,随后制定法律,以法律规制人心意念,修士则制众人心念为用,助长修行,同时更可护道。
在法家修士的统治区域内,信奉、遵守法律的百姓越多,则所集心念愿力越强,用于斗法,可谓威力无穷。
中古时,为争夺上古典籍,各家各派激烈争杀,法家便曾以斗法之能独步天下而威名盖世。
但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法家法门,漠视人心变化,往往有其内部的弟子、亲人首先犯法,一旦不能依法惩治,则信用败坏,民心即散。
故而中古之际,法家的兴盛仅仅昙花一现。
而且,法家修士的个人修行,太过于倚仗众人之力,且不说中途事败,即便修士走到飞升的关门之前,也须得先还在世之承负,得了恩的要报恩,结了仇的要报仇。
倚仗众人之力,便也要还众人之德。
因而,陈仲不取此法。
不过,形名说融合儒、法,能够在魏武陨落后,相助魏国逐渐压制季汉,想必也有其独到之处。
如今甚至吸引了蓬莱道洲的诸多俊杰,主动奉迎,或许值得一观。
陈仲思索之际。
徐干便继续说道:“因我稿中,有‘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徵’、‘仲尼之所贵者,名实之名也,贵名乃所以贵实也’等数语,与谢弼等人所论相合,彼乃欲挚我以张目,我恨未早辨此辈目无百姓之真面目,竟还曾以书稿为其所识而沾沾自喜!”
所以见到陈仲这个有着“闻名止恶”之号的人时,才会在激愤、绝望之下,拜托陈仲对这书稿“斧断”、“磨错”,希望自己的着作,不要成为桓志、谢弼等人凌虐百姓的帮凶?
原来如此!
陈仲长叹一声:“伟长,真丈夫也!”
听到这话,徐干又一次泪水夺眶而出:“不敢有负德益公教诲之恩而已!”
当年帮助徐干从一个小牧童,成长为学问大家的乔氏长老,名秩,字德益。
陈仲安慰他:“方才有人豪言千万人,而今我见伟长,当知我道亦不孤!”
有人豪言?
徐干一转念就知道这说的谁了。
谢弼那人,不就是整日里将他自己所行,说得悲壮无比,实则不过是邀名买利,尽为一己之私。
嘴上将天下苍生高高挂起,而实处,却是北海一郡之百姓,都沦为了他与三姓暗斗的筹码。
“对,我道不孤!”
徐干振作起了精神。
“公以妙法救我性命,徐干无以为报,唯有竭尽所能,不负于道!”
话音落下。
忽听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还有我!”
陈仲与徐干皆是一怔。
继而,一起看向那此前,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孩子。
就是这个浑身泥水,好似泥猴的娃儿。
“白头发阿公路上问谁当其后,哭鼻子先生当,还有我也当!”
徐干说着,脸上是浓浓的失望。
“可恨粱、阴、杜三姓鼠目寸光,置百姓于不顾,待到桓志大军到来,便是岫山倒倾之势,届时民怨已归、士议无望,三姓覆没谁为之言?”
陈仲微微点头,不愧是写下二十篇《中论》之人,事情看得很明白。
又听徐干继续道:“三姓覆亡也还罢了,谢弼乃天下名士,于我蓬莱,与孔休远齐名,士望所孚,却不想竟也是目中无人之辈。他欲除三姓,与我北海黎民何干?倾轧诡谲,尽以百姓为蓍草!”
不错。
谢弼也好,北海三姓也罢,他们互相争斗,大可以当做狗咬狗。
但事实上,为了他们的争斗付出最大代价的,是北海郡黎民。
“及至时疫大起,府衙众人,避亡人如蛇蝎,竟是我学宫学子设棚施粥,须知,学宫从无修行法门,众学子一无修为在身,二无法术援护!”
说到这儿,徐干无力地仰靠在床头上,泪流满面。
“谢弼暗中输粮于学宫,乃是以我学宫学子之性命,为其纾解民怨,不至满城沸腾,而我学子,至今已有十七人染疫,三人殒命矣!”
看得出,徐干对学宫的学子们有着很深的感情。
只是他虽然看穿了谢弼的用心,却无力对抗,只能以亲身染疫,不惜死亡来进行抗争。
但是。
谢弼固然没有把黎民百姓的生命放在心上。
可他在谈起新政,谈起要为天下修行之士开辟道途的时候,浩然之气搅动天象,也是做不得假的。
屋子里,被陈仲带了进来的“小泥猴”,瞪大着眼睛,一副思考中的神色。
也不知他在思考什么。
但陈仲,对谢弼、徐干等人屡次提起的新政,却是有些兴趣了。
“不知所谓新政,与我辈修行何干?”
陈仲待到徐干稍稍平复了心情,方才发问。
徐干道:“此事,我亦仅知大略,谢公甫曾言,先师孔子重名实,而我等自《白虎通》以来,越发崇尚天命,虚浮于世,这正是导致大道隐匿之根由,故而新政便是以刷新世风,考核名实为首要,此论于魏国倡行以来,渐成风潮,如今便是要引入蓬莱。”
陈仲明白了。
蓬莱君桓志,和谢弼一班人的所谓新政,实则早已有之。
魏国炎州道,颖阴郡有荀氏一门,世代名家,后汉穆宗之时,几近极盛,当时荀氏有兄弟八人,同为一时俊杰,号为“荀氏八龙”。
八龙之后,更是出了荀悦、荀彧、荀攸。
其中荀彧、荀攸皆为魏武重臣,声高于世。
荀悦则着《伸鉴》,引起魏武重视,第一次使“核名实”的主张,登上施政舞台,由此开启了魏武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求贤之风。
但这些仍未涉及修行法门。
直至季汉烈主刘备得诸葛孔明辅佐,凭借法家之术,获得了与魏武抗衡的力量,魏武数次遇挫,方才开始留心、吸纳季汉之法门。
这些,陈仲在游历之中,知道的恐怕比徐干更多、更清楚。
如果所料不差。
蓬莱新政,用的就是最终被称为“形名说”,融合了儒、法两家的魏国法门。
法家法门,首先要有稳固的统治区域,在该地区竖立信用,随后制定法律,以法律规制人心意念,修士则制众人心念为用,助长修行,同时更可护道。
在法家修士的统治区域内,信奉、遵守法律的百姓越多,则所集心念愿力越强,用于斗法,可谓威力无穷。
中古时,为争夺上古典籍,各家各派激烈争杀,法家便曾以斗法之能独步天下而威名盖世。
但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法家法门,漠视人心变化,往往有其内部的弟子、亲人首先犯法,一旦不能依法惩治,则信用败坏,民心即散。
故而中古之际,法家的兴盛仅仅昙花一现。
而且,法家修士的个人修行,太过于倚仗众人之力,且不说中途事败,即便修士走到飞升的关门之前,也须得先还在世之承负,得了恩的要报恩,结了仇的要报仇。
倚仗众人之力,便也要还众人之德。
因而,陈仲不取此法。
不过,形名说融合儒、法,能够在魏武陨落后,相助魏国逐渐压制季汉,想必也有其独到之处。
如今甚至吸引了蓬莱道洲的诸多俊杰,主动奉迎,或许值得一观。
陈仲思索之际。
徐干便继续说道:“因我稿中,有‘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徵’、‘仲尼之所贵者,名实之名也,贵名乃所以贵实也’等数语,与谢弼等人所论相合,彼乃欲挚我以张目,我恨未早辨此辈目无百姓之真面目,竟还曾以书稿为其所识而沾沾自喜!”
所以见到陈仲这个有着“闻名止恶”之号的人时,才会在激愤、绝望之下,拜托陈仲对这书稿“斧断”、“磨错”,希望自己的着作,不要成为桓志、谢弼等人凌虐百姓的帮凶?
原来如此!
陈仲长叹一声:“伟长,真丈夫也!”
听到这话,徐干又一次泪水夺眶而出:“不敢有负德益公教诲之恩而已!”
当年帮助徐干从一个小牧童,成长为学问大家的乔氏长老,名秩,字德益。
陈仲安慰他:“方才有人豪言千万人,而今我见伟长,当知我道亦不孤!”
有人豪言?
徐干一转念就知道这说的谁了。
谢弼那人,不就是整日里将他自己所行,说得悲壮无比,实则不过是邀名买利,尽为一己之私。
嘴上将天下苍生高高挂起,而实处,却是北海一郡之百姓,都沦为了他与三姓暗斗的筹码。
“对,我道不孤!”
徐干振作起了精神。
“公以妙法救我性命,徐干无以为报,唯有竭尽所能,不负于道!”
话音落下。
忽听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还有我!”
陈仲与徐干皆是一怔。
继而,一起看向那此前,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孩子。
就是这个浑身泥水,好似泥猴的娃儿。
“白头发阿公路上问谁当其后,哭鼻子先生当,还有我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