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儒雅随和的我怼人成圣? > 第四十五章 王脉理学!正统之争!

儒雅随和的我怼人成圣? 第四十五章 王脉理学!正统之争!

    李观棋正寻思着,颜仲卿的声音再度响起。

    “我观你文气加身,入儒有望。在这儒家两脉中,偏好哪一脉?”

    “儒家两脉?”

    李观棋眼前一亮。

    “这儒道两脉,书院不曾讲,我也未能涉猎。敢问指挥使,这儒家两脉,是何情况?”

    虽然李观棋身怀文气,但对儒家修行,却是一点不知。

    加身那些文气,也只能化作武道劲气来使用,借文气修武。

    对方提到的儒家两脉,恰好是他当前最需要的信息。

    “哈哈,我倒是忘了,如今儒学渊源,也成了秘辛。”

    颜仲卿轻笑一声,复又开口。

    “要知如今这儒家两脉,就须先知儒学渊源。

    “天下儒学,自孔圣始。

    “孔圣立儒学,倡导‘仁’、‘礼’,以此开辟出一条修行路。当时天下儒学,就唯有这一种声音。

    “但后来,孔圣做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影响深远。此事至今,对错仍难论。

    “此事之后,孔圣学说首当其冲,近乎断绝。自此之后,儒学体系崩坏,分裂出众多支脉派系。

    “到如今,有两脉势大,一称正统,一称王脉。我大乾儒修,皆出自这两脉。

    “正统一脉,继孔圣之学,礼部世代官员,出于此脉者众多,礼部尚书亦是。方才司谳殿内,那位红袍大臣即是他。

    “王脉亦称理学,始于我大乾开国时董圣,兴于当代朱圣。‘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此脉如今昌盛,于刑、吏、户三部门生不少,这三部尚书,皆出自王脉。

    “在我大乾修儒学,即为二选其一。”

    颜仲卿逐一介绍,很是了解。

    ‘那位红袍的,是礼部尚书?’

    虽然这三司会审,前面许久他都等在殿外,但殿中声音却听得清楚。

    入殿之后,对方再一说话,就好对应上。

    李观棋略一回忆,即刻想起此人言论。

    ‘这位徐临徐尚书,属于儒家正统?那位周老尚书也是?’

    他曾听薛九娘提起过。

    教坊司独立运行,但归属于礼部管辖。

    《秦香莲》开演时,六驸马曾经登门问罪,结果刚巧撞见礼部的前任老尚书,铩羽而归。

    而在司谳殿中,六公主反戈一击,想要揪出戏本作者时,徐临也出言驳斥过。

    看起来,礼部的人好像都在帮他。

    ‘他们想帮的……是写出《秦香莲》的人?’

    李观棋心头微动。

    之前司谳殿里,代表儒家王脉的人,也曾表明过态度。

    就比如主审的刑部尚书。

    在六公主反击时,刑部尚书也曾发声,声援徐临。

    结合颜仲卿所说,李观棋逐渐明白过来。

    “小子斗胆猜测,这正统与王脉之间的关系……是否彼此倾轧,争夺利势,时有形同水火,时有一致对外?”

    李观棋思忖一番,开口说道。

    要单看之前司谳殿中的情况。

    儒学两脉枪口一致,驳斥六公主,倒是和谐得很。

    可要是结合颜仲卿所说的那些再去想,就不是这样了。

    这两脉之间,关系必然不合!

    且不说两脉理念不同。

    就单看儒官在朝中分布情况,就可见一斑。

    按照颜仲卿所说,出身儒家正统的,主要在礼部就职。

    出身王脉的,则是分部在刑、吏、户三部。

    派系独立,再明显不过。

    更何况,朝堂之上,是整个大乾的金钱、势力、土地等资源分配。

    要说这两脉能一团和气,怎么想都不太可能。

    ‘就是不知道……这两脉,哪一脉更合适我?’

    李观棋心头暗想。

    方才颜仲卿说过,大乾儒修,皆出自这两脉。

    虽然颜仲卿讲明了儒家如何修行。

    但,也仅仅是点了一下而已。

    至于文气怎样运用,李观棋还并不知晓。

    目前他知道的,就只有自己摸索的以文气修炼武道一种用法。

    在武道还没入品时,他就察觉这种方式效率不佳,利用度太低。

    虽然那些文气潜藏在自己体内,没有浪费,但也需要更适合的修行方式。

    自己以后要是想修儒家法,少不了和这两脉打交道。

    ‘从先前司谳殿中的情况来看,这儒家两脉,好像都相当重视《秦香莲》……’

    李观棋眼珠转动。

    这样看来,好像还不错!

    “时有形同水火,时有一致对外?”

    颜仲卿重复着李观棋的话。

    “哈哈哈,没错!你小子倒是机灵。

    “这水火与一致,倒是说得恰当!不过,这两脉一致时少,水火时多!

    “我口中的正统与王脉,仅是叫法。对于他两脉来说,还有正统之争,每年死伤无算,数百年来,上三品亦难善其身!”

    短短几句话,说得李观棋心头一紧。

    看来,儒家两脉之间的斗争,比他猜测的还要激烈得多!

    虽然颜仲卿没有多说。

    可就光一个死伤无算,上三品亦有,就足以见其残酷了!

    七品境界,在军中就可任万夫长。

    这还只是下三品而已。

    到了中三品,随便放到哪里,怕都是一方豪强。

    甚至……

    之前,那位杨姓将领送前身来奉阳时,曾经提及过。

    面前这位统御整个北镇抚司的指挥使,也只是四品境界!

    而两脉间的正统之争,甚至波及上三品!

    李观棋心头微沉。

    “正统之争……哈哈哈哈哈!”

    突然,颜仲卿开怀大笑。

    他笑了半晌,笑得李观棋有些发毛,方才停下。

    “好了,既然你懂得这些,我也就不用再浪费口舌。

    “陛下赏赐千金,我北镇抚司也不亏待功臣,赏九百金!待会你去找账务领了。

    “此间事了,你休沐几日,待到精神养好再回来找我报到,去吧。”

    说着,颜仲卿擦了擦眼睛,放下手中书稿,站起身来。

    “是,小子告退。”

    眼见颜仲卿送客之意,李观棋规矩见礼,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时,颜仲卿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对了,你并无师门,不懂的很多,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颜仲卿声音悠悠,如在千里之外传来一般。

    “修行之法,自何而始?

    “穹苍之上有日月,日月之上有星辰,然此为凡夫所见。

    “修行有道者,抬头可见光华如练,璀璨磅礴,横亘星空,唤之长河。

    “凡修行法,武、儒、佛、道,各有其长河。

    “长河动静之间,影响世间颇多,武道长河奔涌,则世间武运昌隆,修武者进境神速。

    “文道长河久寂无数年,则世间儒家坎坷,派系割裂,修儒者亦艰。

    “至于是世间影响长河,还是长河影响世间,又或者二者互相影响,则不得而知。

    “不过……”

    颜仲卿略一停顿,再度开口。

    “在十八日前,文道长河突然异动,引得儒家两脉俱震,却不知原因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