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医李憬 > 第98章 常用中医急救穴到底对不对

中医李憬 第98章 常用中医急救穴到底对不对

    李憬看了一眼众人,并未理会高鑫的讥讽。

    接着说:“治疗急危重症,肯定有危险性、有死亡率。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中医只能救人,不能改命,但并非不擅长,死亡率也并不高。

    急救,经典早就有论述。”

    李憬顿了顿,正准备接着说。

    高建海出声:“不错,我记得不少经典记载过类似医案,如:

    《针灸甲乙经》: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隐白及大敦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卒死,针间使各百余息,又灸鼻下人中.......

    急救大穴不少,如:人中、涌泉、百会、足三里、合谷、十宣......都可以应用于临床急救。

    昏厥者,多是十二经脉气血不能上充于头,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以致经气逆乱,清窍受扰而突然昏倒。

    人中位居任督交接之处,督脉人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经气,有开窍醒神之功;

    中冲刺之能调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昏厥之要穴;涌泉引气下行,最能醒神开窍,多用于昏厥之重证;足三里可补气血而和中,以资气血之源.......

    《玉龙赋》云;人中配涌泉、素髎、内关、气海(灸)、关元治休克.....”

    李憬夸赞道:“不错,高主任不愧是医学博士,引经据典,有理有据。

    后来还有院士说:人中配内关、三阴交、委中、极泉、尺泽,可治一切中风或中风后遗症.....”

    高鑫看向高建海,故意问:“高主任,听你们说中医一套一套的,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请问,你用中医的方法,救醒过多少昏厥的病人?”

    本来还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高建海,顿时气结,无言以对。

    这不是废话吗?

    如果他有急救经验,早就动手。

    救醒就是五万,最重要的是,他太想成为一名伟大的中医、太想享受病人康复后,对他诚心感谢的那种高光时刻。如果他有信心治好这种病,还能不出手?

    曾经的他,心中有爱有理想,为更多的病人带来健康和希望,是他最大的梦想。

    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不管如何努力学习中医,中医却成为他的噩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mmp,如果能找到说此话的人,老子保证不打死他,只打残他!

    《伤寒论》不要说百遍,三百遍他都不止,可是,依然不能用经方治病。

    李憬见高建海脸色瞬间难看,安慰道:“不管以前救醒过多少病人。

    今天我就可以让大家亲眼见证,中医是如何、让你们确定必须做手术的重症晕厥者醒来,并且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高鑫冷笑道:“你现在使劲吹,等下病人出事,看你如何收场。

    希望你到时找的各种治不好病人的借口,能有一点点说服力,而不是用你们自己、也搞不明白的阴阳五行去胡搅蛮缠,最后一切都推到病人身上。

    此外,我听说过,真正的中医,不可能保证病人100%康复。

    更何况这种昏厥、脑管腔狭窄程度超过75%的危症,你竟然敢口出狂言包治包好,是不是还要包永不复发啊?”

    李憬懒得争辩,问道:“可有50年以上的人参?”

    “有有有,听到我父亲出事的电话,我估计人参可能能救命,带了一支50年的人参。”病人家属连忙出声,递上一个精美的长方形小玉盒。

    众人的目光齐聚玉盒,50年人参啊,现在有钱也难买到,太过稀少。

    李憬再次给病人脉诊后,吩咐:“用10克人参浓煎30分钟,滴入嘴中。”

    毛志超问:“李医生,你真的有把握?”

    “爱信不信,不信拉倒!”李憬对毛志超有点反感。

    高建海虽然是超级中医黑,但他中医基础却非常扎实,这个毛志超,真的可能就是个伪中医,还是不学无术的那种。

    “你!”毛志超气结。

    “李医生,对不起,刚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现在,我一切都听你的。”

    何劲此时对李憬的信任度,远超在场所有人,言简意赅,语气充满肯定。

    高建海拿起电话,吩咐中医科的人,马上过来煎药。

    李憬没有理会何劲,吩咐道:“顾青,准备针灸。”

    顾青一直像个小透明,一声未吭,此时马上道:“是,随时准备着。”

    毛志超看向高建海问:“高主任,你可有针灸急救方法?”

    高建海看了一眼李憬,实事求是的说:“我听老师说,针灸急救晕厥者,最常用的就是水沟穴,也就是人中,位于鼻唇沟上1\/3 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

    有些病人,确实马上醒转,如果选择用针灸,我建议尝试用此法,配合点刺十宣放血,也许会有不错的作用。”

    李憬解释道:“用针,必须首分阴阳虚实,才能更好的运用补泻之法。

    特别是危重症,不能单凭病名就胡乱出方,病无常态、针无常方。

    小病小痛,出现误诊误治,死不了人,大不了加重,还可以重新辨证施治、施以补救措施,或让病人另寻明医。

    但急症、危重症,特别是用药,一次失误,可能就是病人的天人之隔,或永远没有第二次反悔、重来补救的机会,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比如用药,本该开桂枝汤的重症病人,误诊服用大剂量麻黄汤,结果可能就是大汗亡阳、天人永隔。

    比如用针,中风病人,如果是督脉盛,任脉虚者,采取人中强泻法,配合百会等穴,加上十宣放血,确实疗效非凡。

    但一旦是任脉盛,督脉虚,强泻督脉人中穴,可能的结果,就是病人直接或间接加重,导致原本不会有后遗症者,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后遗症。”

    毛志超鄙夷的说:“你是不是非要说出与众不同的话,才能体现出你的离经叛道?这种针刺急救晕厥法,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你竟然也敢质疑!”

    李憬神情严肃:“哪本经典不是说虚则补之、盛则泻之?

    请问,谁规定,中风病人都必须是督脉盛?谁规定任脉盛的人,不会得中风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