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医李憬 > 第99章 调理与治病

中医李憬 第99章 调理与治病

    毛志超不屑道:“国医圣手的话不容置疑,那是大量临床获得宝贵的经验,肯定有他的道理。”

    李憬微微皱眉:“时灵时不灵,让大概率、大数据,成为治病的依据,那是西医思维,忽略了中医的本质。

    请问,谁能告诉我,用你们认为好用的方法,救醒了多少例晕厥病人?又让多少病人加重?”

    李憬接着道:“刚才那个问题,我敢保证,无人能有正确的答案。

    再请问,谁能告诉我,何为中医?什么又是病?”

    毛志超瘪瘪嘴:“这还用问?傻子都知道,中医,顾名思义,就是华夏的医学。”

    李憬摇摇头:“这样说是不对的,中医解释有多种,并非单指哪国医学。”

    高建海道:“中医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对人体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手段,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李憬点点头道:“不错,高主任你真的是一颗中医好苗子,虽然曾被他人误导,但现在你还年轻,完全来得及从头再来。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光明大道。

    用纯中医思维,登上中医大舞台,不断追求卓越,传承中医精髓,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看着病人逐渐康复,脸上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病人眼中的感激和喜悦,如同暖阳一般照亮了医生的心房。

    中医的荣耀并非来自名利,而是源于对患者的关怀和帮助。每一个治愈的病例都是一份无法替代的荣耀,见证着中医的伟大和神奇。

    在中医的世界里,荣耀不仅仅是治愈疾病的成就感,更是来自于病人深深的感恩之情。当一位患者在长期的病痛折磨后,终于在中医的治疗下恢复了健康,那种兴奋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高主任,我很看好你。”

    高建海若有所悟,低头沉思。

    李憬顿了顿,接着道:“何为中医?

    一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二云:即中庸医学,不前不后、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虚不实、不左不右......

    古人认为确定疾病很简单,一句话:阴阳失衡即为病!

    七个字概括了疾病的定义。

    真正的纯中医,不是治人身上的病,而是治生病的人。

    严格来说,不能称为治,而是称为“调理”更为合适。

    可惜,只要说到调理,很多人就以为中医是慢郎中,只能慢慢调理,根本不能治病。

    什么是调理?

    什么是治病?

    比如,我会武功,不是开玩笑,我真的会一点武功,所以才用这个举例。

    我说个真实的故事。

    我表哥人瘦小,心地善良,却口无遮拦,经常容易得罪人,总是被人欺负挨打。

    我当然要去帮他,怎么帮呢?

    凭我的武功,去帮他打架,那是最快最直接的,当场就把对方打跑。

    有些人胆子小,不敢再去欺负我表哥,可有些胆子大的,第二天照样打,甚至打得更厉害,加之他口无遮拦容易得罪人,有时候我刚离开,他又被打了。

    这是不是相当于,借用外力给病人治病?

    比如,输液、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里痛扎哪里、对症不对证用针或用药......

    如此种种,当时确实能很快缓解疼痛难受,可输液后,很快反弹、甚至加重的,不在少数吧?

    有木有用?

    当时确实有用,可我不可能永远守在表哥身边,我一离开,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个月,表哥依然被不同的人欺负。

    最快的方法,就是大家认为的“治病”-外力干预,帮表哥打回去,可治标不治本啊!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

    高建海犹豫片刻道:“教他武功,让他锻炼,增强他本身的力量,学习说话的技巧,不要惹是生非.......别人自然不会再去打你表哥。

    对应治病来说,就是想办法让病人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改变各种导致生病的不良习惯,把异常的状态、失去平衡的阴阳,恢复到正常状态。

    疾病、疼痛难受,自然会消失。”

    李憬点点头:“不错,这就是中医说的“调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中医没有免疫力之说。中医最为重要的是扶阳、祛邪、平衡,阳气不足、百病丛生,就是这个道理。”

    高鑫不耐烦的说:“说那些有何意义?病人还依然晕厥,现在不是你卖弄的时候。”

    李憬看了看病人道:“你以为我是玩着没事做、以为我不想快一点?

    用针,主要是调气血,现在病人气弱,很难调动。

    我现在就是在等,等病人服用人参汤液起作用后,再用针灸、中药让病人康复。

    那么,该如何用针、用药?”

    众人你望我,我望你,高建海也不知从何说起。

    李憬看了看顾青。

    顾青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藐视的扫了那几名医生一眼,声音铿锵有力:“用针者,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右引左,从左引右,恢复人体平衡为要......

    用药者,以药之四气五味的偏性,去调节人体阴阳五行失衡模式,恢复健康心神为重......”

    高鑫冷笑道:“都是歪理邪说,我不是中医都知道,补血就用当归,补气就用黄芪。

    说什么四气五味,说什么阴阳五行,那都是骗人的、不科学的糟粕。”

    李憬“呵呵”笑道:“请问,用当归补血,真正补起来的有几个?

    估计补出鼻血,多数缺血的依然还是缺血,多数血虚者依然血虚。

    用黄芪补气,可能补成口腔溃疡、舌头溃烂,气虚者依然气虚,甚至是加重。

    如此种种,临床可不少见,难道,你们都没有遇到过?”

    高鑫冷哼一声:“不可能!”